老衢州人把从市区县学街向东延伸到钟楼的一段称“钟楼底”,钟楼往东接化龙巷的一段称“钟楼巷”。钟楼底旧名“染织局前”。钟楼巷旧名“酒务桥头”。
钟楼底旧时建筑众多。宋有贡院,明有校士馆,清有督院公署。同治四年(1865)设“保婴局”,有僧纲司。民国曾设染织造局。1923年,衢县佛教协会设此,弘一法师(李叔同)曾卓锡于此。这里两座主要的宋代建筑:一是祥符寺,一是赵抃祠。一座建于900年前,一座建成已近800年。祥符寺于1951年被拆除,现为市人民医院驻地;赵抃祠现仍存。
祥符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初年,但它的历史渊源却可追溯到三国时的吴国。吴嘉禾五年(236),吴大帝孙权派遣征虏将军郑平守峥嵘镇。他后来终老衢州,舍宅建寺。梁天监三年(504),郑平寺被皇帝赐额“郑觉寺”。唐神龙年间(705—707),寺改额“龙兴”。到了北宋大中祥符初年才称祥符寺。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重建佛殿。德祐二年(1276),宋亡,祥符寺被兵火焚毁。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建法堂。大德六年(1302)建大雄宝殿。泰定二年(1325)建钟楼。明洪武十三年(1380)修葺钟楼。嘉靖七年(1528),寺又毁于火,殿宇悉为尘土,仅存荒址,后改为西安县学。又在两旁隙地空屋立匾“祥符寺”,俗称“后祥符寺”。明万历年间(1573—1620)赐额“衢阳首寺”,至明末,日久倾圮。清康熙三十年(1691)建正殿,三十五年(1696)建天王殿,三十七年(1698)建山门。民国时,衢县佛教协会设此。1951年,祥符寺被拆除,部分建筑改为医院和医院食堂。2008年,在市人民医院前立石“旧祥符寺”以志。
赵抃祠建于宋咸淳四年(1268),为衢州知州陈蒙请于朝而立,址在北门故居“孝悌里”(今书院村)。明弘治十二年(1499)始,每当春秋仲月知县率僚属具常服随府行礼。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府郑伯兴建清献祠于城南(今道贯巷南端)。又以风雨不便,迁元妙观右(旧新衢小学址),以官地数亩筑祠。有堂三楹,后堂三楹,门一楹,围以墙垣。万历十三年(1585)迁现址。赵抃祠除了正祠外,还有正室三楹、两厢。此后,又经清代多次修葺,方得存世。现存为清道光年间建筑,占地440平方米,长方形,依次为大门、门厅、前厅和后厅,前后厅之间有一天井。祠内原仅存“天下第一流人”匾额,大门前有“一”字古照壁,上有“万古清风”四个大字。民国时,还有前照后厨,新中国成立后曾作市医院家属宿舍。
赵抃,景祐三年(1036)及第,曾治理成都、杭州、越州、虔州,官累至殿中侍御史、参知政事。他生性刚直,举贤不择布衣,弹劾不避权贵,世称“铁面御史”。特别是他治蜀有功,曾四次入蜀,且轻车简从,仅携一琴一鹤。最后一次,以大学士知成都,时65岁。因他一生清廉,死后被封“清献公”。苏轼为他作神道碑,说他有“东郭慎子之清、孟献子之廉、郑子产之惠、晋叔向之贤”。现在,赵抃祠已经成为衢州城区的景点之一。只要走到钟楼底西头,就能看到白墙黑瓦石阶,跨进厚重的石栏大门,进得祠内,就会感受到一股肃穆的气氛。围绕天井,从左至右记载了赵抃的主要生平和功绩,并按照“家世源流”、“宦游地方”、“后世敬仰”、“履历表”等展区一一陈列。正殿上方端坐的是赵抃的塑像,赵抃面容端正,神态自若。两旁站着书童,一人执琴,一人牵鹤,充分展现了赵抃的清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