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略高于校内提拔
历经多个单位和岗位历练,丁烈云回到自己14年前工作过的华中科技大学出任校长。在31位“中管高校”校长中,具有类似经历的共5位。
这些校长中,属“空降”的有14位,占比45%,其中有的系平调,有的则跻身为“副部级”。另有12人则系内部晋升或提拔,约占三成。比较典型的如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现任校长,此前均先后担任副校长、常务副校长。
院士头衔不是名校主帅硬条件
名校校长,非要由院士来担任吗?与华中科大此前4任校长均为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不同,昨日接任校长的丁烈云尚不是院士。
2012年,48岁的陈吉宁接任清华大学校长。因没院士头衔,这位新校长的任命,引发不少议论。
《人民日报》对此刊发评论:在名校校长人选上,出现了“非院士不可”的非理性倾向。这种做法无异于刻舟求剑,有识之士痛心不已。
31位“中管高校”校长中,目前尚不是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的超过一半,占16位。
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新任校长,也都不是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董奇201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公开承诺之一是“不申报院士”。
校长中的“82派”命运皆因高考而改变
清一色的男性,博士,有留洋经历,是31位“中管高校”校长的共性特征。其中,24位系“82届”大学生,占比77%,是他们另外的特性。
1982年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一拨本科生毕业。这年,1977级本科生于年初毕业;1978级于夏天毕业。一年有两届大学生毕业,绝无仅有,他们同属“82届”。
知青,学徒,工人,教师,乡镇干部……是他们公开简历中早年的身份,而高考的恢复,最后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也因此成为大学校长的“82派”。
今年59岁的丁烈云,1978年考取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1982年毕业。此前,他在洪湖和里中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