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警示
高价“功能寝具”专骗老年人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31 15:33:27

  一套普通的寝具套装,价格通常不过几百元。然而,记者在江西省南昌市调查了解到,这样的寝具戴上了“功能寝具”的帽子后,身价立马倍增,翻上几番甚至是十几番。专家提醒消费者,所谓“功能寝具”纯属“王婆卖瓜”,功效并不靠谱,保健养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行。

  “功能寝具”投诉多

  江西南昌的吴先生今年已经85岁了,由于年事已高,他平时非常注重保健养生。2013年6月,一位曾经多次向他推荐过保健品的涂姓女子通过电话联系到他,邀请他到南昌市福州路的金昌利大厦12楼参加“养生会议”,称“顶级专家将亲自传授保健养生的小窍门”。

  吴先生如约赶到会场之后,发现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全都是老年人。一位自称是“高级营养师”的中年男子先是简单地讲了讲如何控制血糖、血压等常识,随后便极力推荐一套名为“汉斯拓玛”的寝具套装,称这套磁疗寝具是保健产品,可以缓解身体不适,保健养生。经不住对方的忽悠,吴先生花费10060元钱购买了一套“汉斯拓玛”寝具套装,家人仔细查看后发现,其实就是一床棉被、两个枕套和一张凉席。“当时,涂女士一直说这套保健品特别适合老年人,常用可以改善老年人常见的小毛病,如乏力、食欲不振等。”吴先生对记者说。但没想到使用了整整大半年,吴先生都没有感觉到该套寝具有什么保健作用,也没有改善他食欲不振的老毛病。2月9日,他来到金昌利大厦试图找销售商讨个说法。但到了12楼他才发现,经销商处大门紧闭。吴先生立即拨打了涂姓女子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传来的却是一名男子的声音,并声称吴先生打错了……万般无奈,吴先生向南昌市东湖区消费者协会投诉。2月18日,在东湖区消协的帮助下,商家退还了吴先生1万元钱。

  南昌市东湖区消协秘书长姚红珍告诉记者,近年来,关于所谓“功能寝具”的投诉急剧增加。2013年4月,南昌消费者袁先生在南昌市黄庆仁八一广场店花高价购买了一床“水疗毯”。当时,销售人员称“使用该水疗毯可以缓解身体不适,保健养生”。可使用半年后,水疗毯就彻底不制热了,更谈不上养生了。今年1月底,东湖区消协接到袁先生的投诉后,组织商家进行调解,最终商家退回了部分费用。

  “健康讲座”卖寝具

  日前,记者针对寝具产品宣传保健功能的情况在南昌市部分商场进行了走访。在南昌市百货大楼三楼的富丽真金柜台,记者看到了一款宣称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磁疗被”。从表面上看,这款磁疗被只是一款简单的白色棉被,和普通被子并没有明显差别,握在手里也没有异物感。但销售员吴女士却告诉记者:“这种磁疗被含50%的远红外纤维,远红外纤维可以将热量转换为磁疗,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在被子的标签一角,记者看到填充料一栏的确标注了“50%远红外纤维,50%聚酯纤维”的字样,但当记者问到这种棉被到底属于保健品还是日常用品时,吴女士又称自己也不清楚。

  姚红珍介绍说,近年来,保健品非法经营之风日益盛行,专门针对老年人兜售各种保健品、医疗器械的健康讲座越来越多,营销人员编造种种“保健功效”诱骗老人花费大量金钱,买回用处不大的所谓“保健品”。

  尽管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专项打击行动,但仍有不少销售机构顶风作案,堂而皇之地举办各类“讲座”,并借机推销所谓的“功能寝具”等产品。

  一位曾经多年从事保健品销售的知情者透露,保健品成本低、利润高是商家不惜频频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他们开展活动的常规手法,缺少关爱的老年人则是他们“亲情营销”的对象。对于一些保健品的非法经营和宣传,年轻人能一眼识破是骗局,而老年人却往往看不清门道。“我们有判断能力,也不是乱花钱的人。花钱去买保健品,是因为身体需要。”一位老年人如是说。

  保健功能不靠谱

  记者采访发现,所谓“功能寝具”大多宣称其产品是“通过磁疗等方式实现保健养生功能”。但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这个说法并不靠谱。

  南昌市第一医院宣传办公室的王医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磁疗是利用磁场施加于人体经络、穴位和病变部位治疗某些疾病。临床上,医院的专业磁疗设备的确可以镇痛和镇静,并且能辅助治疗骨质疏松、失眠、扭伤、颈椎病等。但一般来说,磁疗要产生作用,磁场就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否则是没有效果的。

  王医生说,磁疗被等“功能寝具”并不属于医疗器械范围之内,至于是否属于保健品,则需检查该产品是否有国家食药监局或卫生部门的批准文号。“医院不建议患者用‘功能寝具’来治疗和预防疾病”,消费者应去正规医院进行专业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保健养生。

  长期从事医疗器械销售的谢先生也告诉记者,每一个注册的医疗器械,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注册号。没有相关注册证书和注册号的产品,是不能称之为医疗器械的。目前,保健品市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因而很多虚假宣传的企业抱着“捞一把就走”的想法肆意妄为,欺骗消费者。建议消费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使用,切勿盲目相信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 记者 朱海 编辑: 付念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