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台湾《中国时报》谈马英九用人哲学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19 08:17:06
   马当局用人向来是舆论批评的焦点,“在镜子中选人”是批评之一,意思是马用人倾向选择跟他条件、风格接近的人,例如,高学历、形象佳、外貌端正等等。“爱用博士”是第二类批评,这个批评跟第一类批评接近,但批评者更聚焦在博士们“不食人间烟火”、有浓厚的“知识傲慢”,不察民情,引发民怨。

  “小圈圈用人”是第三种批评,认为马用人,只听少数人甚至一两人的推荐,无法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更忽略了派系平衡、照顾山头,使得国民党和马当局的执政基础却来越薄弱,越来越动摇。“亲痛仇快”是第四种批评,骂的是马英九喜欢故做“全民总统”姿态,讨好敌营,不是拔擢亲绿人士,就是不愿更动绿营在政务体系和公共事业中的明桩暗桩,如此一来,不但施政事事遭到掣肘,无法施展,更无法满足蓝营人士的“需求”。政治既然是权力与资源的分配,马英九无法做到让蓝营与支持者雨露均沾,自然离心离德,乏人效忠。

  这4种关于马英九用人哲学的批评,其实有一个核心,就是“打天下的,竟不是坐天下的”,“做马英九的敌人,比当马英九的朋友好”。这是在台北政坛流传、关于马英九用人的两句名言。马英九在镜子中、在博士群里寻找的人才,未必是跟随国民党与马英九长期打天下、拼选战的伙伴与徒众。马英九用人哲学的结果,就是政坛怨声载道、社会批评不断。前两句政坛名言进一步得出的结论,就是“马英九没有朋友”。

  社会对马英九用人哲学的批评未必公允,却也符合事实,他的用人哲学确实是台湾政坛的异数。李登辉爱恨分明,更善于合纵连横,不断利用公共机器与资源,巩固自己权力基础,他结合国民党本土派与绿营人马,斗垮非主流派,气走新党,毫不犹豫斩断情同父子的宋楚瑜权力基础,只为了安排心目中更适合的接班人选──连战。

  陈水扁以39%少数选票上台,接着又依靠真相至今未明的两颗子弹事件获得连任,民进党在“立法院”始终是少数党,他的执政基础非常脆弱,但他凝聚政治帮派,拉拢人脉金脉的手法凶狠明快。为了扩大版图,他可以拔下民进党提名的何嘉荣,进用从国民党叛逃的陈明文,为了巩固权力和筹集选举与政治资金,他和亲信不择手段巧妙运用人事权,甚至介入金控、公营事业和媒体,谋取利益。

  台湾3任民选领导人,在巩固与运用权力上,李登辉、陈水扁应该可说是成功的“典范”,马英九却绝对是失败的案例。在马英九声势看涨,如日中天的时候,挟人气打赢打各场选举,马王党魁之争,“没有朋友的马英九”击溃“没有敌人的王金平”正是明证。但是,一旦马英九神话褪色,“没有朋友”的弊害就完全曝露,现在的马英九,几乎无人挺身捍卫,比起陈水扁执政后期的窘态,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铁杆“扁迷”们还在力图救陈水扁出狱,马家军却早已烟消云散。

  这次台湾“检察总长”颜大和的任命案,同样在台北政坛引起纷纷议论。以颜大和曾经在“特别费”一案起诉马英九,同时在马英九一审获判无罪后,又坚持继续上诉的过往历史来看,这次的人事任命案似乎有可能又成为“宁做马英九敌人,不当马英九朋友”的鲜明例证,蓝营内部再起涟漪。

  不过,台当局对颜大和的任命案有一番解释,从各种讯息也确实可以看出,颜大和办案只问证据、不问蓝绿、不畏权势,应该是获得马英九提名的主要原因,台当局也说,马英九期许颜大和,若获得“立法院”同意出任“总长”,能带领检察体系,秉持办案“只问证据、不问层级、伸张公义”的一贯态度,积极肃贪除弊。

  马英九能够不计私怨举才,台当局也能如此明确宣示用人原则,我们应该给予肯定,更希望马英九提名颜大和出任台湾“检察总长”能够有更为深远的用意,就是将用人唯才、用人唯德的精神灌入人事制度之中,成为后人依循的范例。

  从李登辉到陈水扁,他们用人从“权”从“谋”的结果,就是李登辉打造了国民党黑金政权,也毁坏了国民党的道德基础,陈水扁则是浪掷了数十年党外民主运动辛辛苦苦奠定的正当性基础,让民进党深深的和“贪腐政权”画上等号,至今难以彻底洗刷。从历史角度来看,黑金与贪腐,是李登辉和陈水扁所挥之不去的历史阴影,而马英九如今的评价则仿佛是“用人不当、政治无能”,然而,难道这不是一种矫正李扁时代流弊,树立制度典范的苦心孤诣,或马英九个性造成的历史偶然? 

来源: 台海网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