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时刻表,以最温馨的方式贴在墙上
在杭州丁桥镇上东臻品小区里,住着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妈妈”带着三个来自不同家庭的特殊“孩子”。
47岁的王伟娥,是整个家庭的主心骨。三个孩子比较特殊,他们是21岁的自闭症患者豪豪,28岁的中度弱智患者华华,还有40岁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天天。
素不相识的四个人,因为慧灵托管中心的“模拟家庭”特色服务被连在了一起,王伟娥负责在课余教三个大孩子如何生活,如何融入社会。
“日子过得手忙脚乱,有时候哭笑不得,但所有苦和辣也都是生活的调剂不是?”又是妈妈,又是老师,还充当保姆角色的王伟娥这样说。
三个性格不同的孩子
有了一个“妈妈”
昨天,我来到位于丁桥镇的杭州慧灵托管中心,等着孩子们下课。30个特殊的孩子正跟着音乐跳舞。看到王伟娥带着陌生的记者来了,站在前排的几个孩子停下来打招呼:“你好!”
天天特别热情,直接上来跟我握手;豪豪站在中间不动,自己摸摸鼻子、揉揉眼睛;华华站在最后一排,躲在王阿姨的身后,什么表情也没有。
王伟娥说,这3个孩子比较特殊,性格都不一样,管起来还是比较累的。
像王伟娥和三个孩子这样的模拟家庭,也是杭州慧灵托管中心推出的特色服务。“心智障碍的孩子,聚在一起,是不会有成长的。我们就在想,希望将这些孩子能融入正常的社会,所以在正常小区里租房子,让孩子住进去,和其他人正常地一起生活、接触,并让家庭妈妈教给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这是我们的目的。”托管中心的项老师说。
她将带着我实地跟随他们一天的部分生活,再把我看到的如实告诉你。
紧紧拉着妈妈的手去买菜
买鱼不如玩水有趣
阳光刺眼,孩子们都手拉着手。每天逛超市,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特别兴奋的事情。
要买的菜,都是前一天晚上大家一起决定的。昨天定下的菜单是包头鱼烧豆腐、黄瓜炒鸡蛋、炒青菜。
王伟娥主动让华华挑菜。“看,哪条鱼好?”王伟娥问华华,华华盯着鱼缸看了好久,在一旁的豪豪忍不住将手伸进鱼缸玩水,最后还是营业员选了一条大鱼。
“还是得训练。”我听到王伟娥这样自言自语。
对于豆腐,那是华华钟爱的,他一挑就是最大的一块,然后朝着王伟娥笑。“爱吃。”话不多的华华冒出来一句,很是一针见血,王伟娥就也笑了。
又买了些蔬菜,结账。豪豪把会员卡递给服务员,而华华递上了100元。
“他们不认识钱,也没有找零钱的概念,但必须尽量让他们多做做,也是好的。”王伟娥说。
四个人挤在厨房做饭啦
孩子手忙,妈妈的眼睛更忙
“孩子们,做饭啦。”王伟娥的命令一下,孩子们马上各就各位,走进厨房。别看他们现在这么听话,去年王伟娥刚来时,孩子们是非常抵触的。“不让我碰,不理我。我还是凑过去和他们说话,接触。适应了一两个月才好起来的。”
“华华,你来洗菜。豪豪,打蛋。天天,切菜。”王阿姨布置任务,然后开始还是手把手地教。
三只鸡蛋打入碗中,先做动作给豪豪看,孩子就用手指捏着碗边,拿着筷子来回地打着蛋液。还没打匀,他就放下碗筷,站着不动。王伟娥嘱咐一句,他又拿起碗来打一打。这样重复了好多遍。
华华也是应付了事,将菜倒在塑料盆里,放水,按压了几下,就洗好了。王伟娥在一边盯着,也嘱咐他多洗几遍。这样的要求也重复了很多遍。
天天则有点大厨的样子了,按照王伟娥的切菜套路,熟练地切黄瓜。王伟娥也不敢放松,因为刀对他们来说毕竟还是危险的。
“其实,做饭的很多事他们干不了,但每次都喜欢一起挤在厨房里,他们有安全感。”王伟娥这样说。
做鱼程序太复杂,还是王伟娥自己来。
不一会儿,华华凑了上来,贴着王阿姨,可怜地说了一句:“我想要妈妈。”
王伟娥摸了摸华华的头,然后和我解释:“华华奶奶刚去世,上周五就没有接他回家,孩子想家了。”
做饭、吃饭,再平常不过的事,在这个家看来,却是最重要的工作。“这是我们在一起互动最多的事,我还是坚持让他们一起做。正常孩子花两三天学会的事,他们也许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我有这个耐心。”对于这份工作,王伟娥尽心尽力。
三室两厅的房子很简单
墙上的生活时间表很特别
做好饭,记者才有空看看这个简单的房间:一楼的三室两厅,干净、整洁。墙上贴了王伟娥和孩子们的合照,还有孩子们自己画的画。房间里放的是高低床,豪豪、华华和王阿姨住在主卧,里面配有卫生间,天天自己住一间。
一个妈妈、三个娃的生活非常规律,早上7点起床,8点出门,下午4点半做饭,5点半吃饭,晚上7点开始茶话会聊聊天,或者是画画、做手工,9点半睡觉,简单,快乐。
这个生活表,用手绘的时钟和排成情景剧的照片贴在了墙上,这是家里最温情的装饰。
还有手绘的西瓜、青菜、苹果,上面画图,下面写着字,是王伟娥用来教孩子们认识生活用品的。
周一到周四孩子跟着王妈妈
周末三天孩子回到亲妈妈身边
每周一到周四,孩子们和王伟娥住在一起,周五被家长接回去,周一再送回来。
华华的妈妈说:“儿子13个月时发高烧,烧成了重度弱智。可是,一家人都不敢相信医生的诊断结果,只要挣了钱,就给儿子治病,但一直没有好转。”
杨凌子学校、儿童福利院,华华都待过,18岁之后,他就一直在家里了。华华妈妈在华华12岁时,生了一个女儿,现在上初二了。
“送到慧灵,每月的费用是1000元,负担确实轻了不少。”华华妈妈说,儿子不在家的日子,她也会担心。
现在周末回家,儿子和家人的交流进步了好多。“怎么对他好,我们就做什么。”
现在,王伟娥带着三个孩子,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随着特殊需要孩子的人数增加,中心也会多租些套房,多请些家庭妈妈,“当然这份工作也是需要爱心的,对孩子有耐心。王大姐就做得很好。”
过不久,就有一名中法混血的特殊孩子,也将入住慧灵,王大姐肩上的担子又要重起来了。
新闻助读
杭州慧灵全称“杭州市江干区慧灵托管中心”,成立于2012年12月,慧灵机构是一家民间非营利公益组织。中心主要为16周岁以上心智障碍人士提供专业的艺术调理、支持性就业技能培训和家庭化生活技能训练等服务,使他们能和普通人一样享有社交、娱乐、培训、就业的权利。“社区化”和“以个案为中心”是机构最大的服务模式和特色。
地址: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长虹路26-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