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为同志诟病的就是“双北”市的提名及协调,新北市游锡太弱,但苏力挺,主要是不希望和游系的合作破局,不利其主席连任;而台北市党内选将对是否和柯文哲整合都意见分歧,苏似乎只能以拖待变,并无有效协调的策略来突显其雄才大略。基于此,苏主席并未弥补民进党弱点为自己“镀金身”,现今选举提名的困局更让其一个头两个大,即便能操控党机器,没有扎实的政绩及让众人折服的沟通协调能力作奥援,要胜选仍得加一把劲。
其次,就谢长廷来看,其自许为月亮,要和蔡、苏这两个“太阳”做区隔,由于其无问鼎大位的企图心,所以能大声喊出“要选‘总统’的、不要选党主席”,而这确也是他能够说服党员投票支持的利基;但是其之前也说,期待帮民进党补足两岸政策的最后一里路,颇明显的,他的参选就是期望以调整党内两岸政策作为主诉求,虽能够满足中间选民对民进党改革的想象,但盲点是他的呼吁能起多少作用?毕竟日前谢访大陆都被党内基本教义派批得体无完肤,而以党员投票选党主席的竞选机制,以开明的两岸政策作为主轴,胜率或许不高。但姑且不论谢的参选是要牵制苏贞昌作小英的侧翼,或是有其它考虑,只要他的两岸主轴能让蔡、苏正视,即便选输,或许都有其价值。
再者,就蔡英文来说,现今胜率相对较高,毕竟2012年代表民进党出征,虽然以80万票败给马英九,但其败选宣言着实展现了其格局与气魄,甚至已有四年后卷土重来的企图;两年来她透过小英基金会为基地,组建有别于党部的地方系统脉络,对重要的新闻议题也多不放弃表态的机会,虽无党部相关资源,但其不同于传统民进党政治人物的非典型形象与行事风格,使其民间声望仍高于苏贞昌,是其明显的优势。但问题是苏掌握党机器,组织战力应略胜一筹,即便日前绿营大佬透露内部民调蔡赢苏10个百分点,但是以党员投票的主席选举来看,能吸纳“空气票”的蔡英文能否胜出,仍有变数。再看得远一点,蔡英文近年来并未对民进党两岸政策改革有具体的建议,而之前提的“台湾共识”仍然模糊,或许为了主席选举的党员投票,她恐怕不能将两岸政策的主张说得太明显,但若不及早面对败选的盲点,即便主席胜选,面对国民党候选人,或许又得败在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