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马年楼市,哪家房企最为引人关注?那可能就是德信。先是北海清盘,再是章家坝拿地,最后是近百人的大规模人才招聘,德信在马年伊始可谓动作频频。
一直秉承稳健、踏实行事风格的德信这次开年的大规模招聘源于德信的人才需求之旺盛。据悉,2014年,德信有10多个楼盘同步在售,无论一线还是后台,人员需求都比较大,招兵买马是为公司进一步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德信至今已有21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杭州的一家老牌房企,2014年德信的目标是什么?用德信集团常务副总裁费中敏的话来说,开年的拿地、招人只是德信马年三步曲战略转型的第一个动作,它开启了德信的战略转型之路,为实现两年内的100亿销售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憋了一年,今年要强劲拿地
2013年的土地市场,本土房企可谓鸦雀无声,丢盔弃甲。行事一向高调的德信在主城区没拿一宗地曾让业内颇为纳闷,但实际上,据费中敏透露,今年才是德信的拿地大年。
2月18日下午,马年春节刚结束,德信在杭州土地市场已有斩获,以楼盘价12440元/平方米,总价17.5亿元,抄底钱江新城金融板块章家坝地块。6天后,白马湖地块竞拍现场,德信再度现身,并与中南置业竞争到了最后一轮,终因超出心理预期而放弃。年初德信已在萧山和中泰乡各储备了一宗地。德信在马年显露出强劲的拿地势头。
记者(以下简称“记”):2009年,德信一举拿下四宗宅地,被誉为当年杭州楼市的“黑马”,2012年又拿下两宗地。德信一直给人的印象是拿地很积极。不过在2013年,你们似乎在土地市场没什么动作,为什么?
费中敏(以下简称“费”):2013年,杭州土地市场多半是外来大鳄拿地,且频频出现高价地。德信集团在拿地方面一向是“理性拿地,不拿高价地”的策略,其实,去年几宗性价比很高的地块,我们都有到场,不过价格都超出心理预期,无奈放手,但德信拿地的意愿一直都有。
去年,根据温州经济触底回升的实际形势,预判可以进入当地土地市场,德信先后在当地拿下4宗地块。我把这称之为“弯道超车”。也就是在大家都挤着走高架时,德信选择走路面,错时错峰,这也是集团战略性调整的一部分。
眼下,作为一家本土房企,要和优秀的同行进行充分的竞争和交流,从而不断壮大。
记:接连在萧山、钱江新城拿地,今年德信在杭州土地市场上的整体布局思路是怎样的?
费:外地大鳄去年拿地很猛,今年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这正是德信的机会。根据今年几块已出让的地来看,都是底价成交,说明土地市场正在降温,2013年我们的销售额达60亿,我觉得是时候用卖“面包”的钱来换“面粉”了。
从长远看,哪里有适合我们的地块我们就会拿,总体思路还是要布局大杭州,在杭州的多个区域都有自己的项目。
4个月开工,8个月销售,实现高周转
2013年,万科、龙湖等外来大鳄的销售额迅猛上升,以狼性的快速销售风格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德信也以39亿的杭州地区网上签约销售额排名本土房企第三,仅次于绿城、滨江。
今年,德信更是提出两年内全国100亿的销售目标。如何完成100亿的销售目标,德信需要在销售方面有明显突破。在费中敏看来,这些外来房企房子之所以卖得快,带有深深企业文化烙印的标准化运作,才是他们立足的根本。而德信今年要加强的也恰恰是这一方面。
记:对于一些在杭州已经深深扎根的外来房企,你觉得能借鉴到什么经验?
费:面对现在市场上一些标杆企业,我们仍然有蛮大的差距。特别是像龙湖的运营和融创的渠道,还有万科的标准化,在业界都是非常出名的。
今年我们给自己定的挑战目标是:争取拿地后4个月开工,8个月销售,向龙湖学习,实现“高周转”;产品标准上,继续做高性价比的主流产品。这实际上也是德信一以贯之的“三快”经营目标:快速开发、快速销售、快速回笼。
记:要实现这3个挑战目标,德信会在哪些方面作调整?
费:高周转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我们看来,产品标准化和强化管控模式将是房地产开发微利时代的杀手锏,也是支撑德信高周转战略有效落地的关键。
产品的标准化,主要就是做适销的产品。快速销售,首先要做对产品,尤其是要做主流市场的产品。考虑到目前刚需、首改市场的庞大,德信两年前就已调整好产品结构,确立以首置、首改为主的产品线策略。我们以泊林公寓和泊林印象为蓝本的“泊林系”产品,已经开始在杭州、海盐、长兴、温州等城市输出。当然随着房地产主流市场的变化,德信产品定位也会随需而变,但不变的是适销的产品策略。
高周转运营对公司团队的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因此我们在授权体系上给予项目公司更多的主动权,充分发挥项目公司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总部更为强调管控职能,通过对项目运营中的关键点和核心风险点严格评审,进行风险把控。
我们德信的高周转模式还兼顾高品质路线,高周转模式主要聚焦在项目拿地到预售这个阶段,而开盘到交房阶段的产品营造过程,公司将更注重项目高品质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