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政务
【两会访谈】人大代表周潮洪谈旱涝那些事儿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14 08:34:03

  旱魃不退,气象水利部门如何接招?暴雨侵袭,城市如何应对内涝?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潮洪与记者共同聊起了那些气象与水利有关的话题。

  应对春旱需要提早部署应对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也是我国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的六分之一。“十年九旱”的华北地区常常“春雨贵如油”,冬天降水量偏小,多容易造成来年的“春旱”。进入2014年以来,北京何时飘初雪曾成为媒体一度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北京同处在华北地区的天津市也遭遇着冬季少雪、没个冬天“样儿”的“尴尬”。周潮洪告诉记者,春旱会对农业带来一定的影响,有关部门应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问题也一再被公众关注。在2013年国内十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西南地区因连续5年出现冬春干旱而被关注。周潮洪告诉记者,华北地区的干旱多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而云南地区的干旱则更为复杂。除了自然降水比较少之外,还因为当地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属于一种工程性缺水类型。喀斯特地貌多溶洞,降水下渗到地下后,顺着暗河流走,很难被储存。因此,抗旱的形势更为复杂和严峻。

  根据气象和水利部门的数据显示,在2012年之前,华北地区曾出现多年连续的干旱情况。而在2012年夏季出现的充沛降水则有效地缓解了这一情况,满足了当年秋季和次年春季的农业灌溉用水。周潮洪解释说,从水文角度来看,这种波动式出现“丰水年”和“枯水年”是正常的现象。那么,到底气候变暖是不是华北地区干旱的“元凶”呢?周潮洪表示,从气候变迁对海河流域水影响的一项调查来看,确实会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影响机制和因素比较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周潮洪表示,气象部门提供的中长期预报预测是每年水利部门进行旱涝预测的重要基础。比如土壤墒情如何、要不要调水来进行灌溉,都需要依靠气象部门提供依据,水利部门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因此,气象预报预测服务十分重要。同时,周潮洪告诉记者,根据试验,雾和霾的降沉也会带来一些水质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她也希望各个部门都能够一起应对,实现数据共享,共同应对水生态环境治理问题。

  城市防涝是一道难题

  暴雨过后,很多城市常常出现内涝问题的困扰。周潮洪认为,这和城市排水规划不科学、管理落后、缺乏相应法律等原因有关。尤其是当城市发展速度过快、规模过大时,城市下垫面改变,地表渗透水的能力下降;原来很多池塘和湖泊都被填埋,调蓄能力减少。

  要真正解决好城市防涝这道难题,周潮洪认为,必须在城市规划上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和指标,比如气候论证、雨水管道规划、排水设施的多少、是否建设一些渗水性较好的地面道路等等。因为各地气候特点不同,降水量不同,所以,在南北城市建设中,也会存在着差异。这些因素都将在城市今后发展中,有可能成为制约的条件之一,不能只考虑道路、桥梁、房屋、工业园区这些工程,而应当综合全面地考虑。“可以在居民小区或者工业园区建设一些景观湖。”周潮洪解释说,“平时作为观赏的景观。在防汛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蓄水和调节,减缓城市向外排水的压力。”

  周潮洪告诉记者,气象部门的降雨预报十分关键。水利部门在收到暴雨预报信息后,会立即启动预警,进行城市排涝,比如腾空河道,再根据预警级别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气象与水利两部门的联动机制,周潮洪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一些发达国家,防城市内涝早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比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国家分别针对防范措施、内涝保险、下水道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而我国,目前在防城市内涝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法律。因此,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周潮洪曾建议,尽快制定《防治城市内涝法》,对城市内涝防治规划、城市排水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监督等进行全面规定。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