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在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语出惊人。此言乍一听是不顾农村娃死活,但细想能感到王平话语之下的无奈与心疼。
其一,从教育本身来说,城市教育资源优渥,而农村教育却面临着师资短缺、设备不足的困难,在高考从3+X到自主招生,都体现了“尽展城市考生所长,专考农村考生所短”的不公平性,这些都直接造成了农村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努力往往不成正比,从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农村、城市学生比例就可看出。其二,就业难,当高昂的学费不能换来优质、稳定的工作,那么是否上大学就值得怀疑。虽然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日渐高昂的学费依然不是一笔小数目,因学返贫的现象仍不在少数,而就业难又再次与教育机会形成辩证关系。其三,正如王平所说,回不去自己的家乡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背井离乡,无枝可依,谁人愿意?城市生活艰难,但农村却没有吸引年轻人回家的力量。反过来说,因为年轻人的远离,农村也正在走向衰落,而大量涌现的空巢、留守现象也成为社会的另一大隐患。没有儿女供养的父母、没有父母安慰教养的孩子该走向何方?
2009年温家宝曾说,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面对流失的农村学生,我们要做的不应是不鼓励,而应是如何留住。留住农村娃,需要教育做出改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是不可放弃的土壤。农村衰落的结果最终会让国家受伤,现在大学应该有更多适合农村娃学习和农村发展的专业,如此才能让农村娃从上大学中得到真实的益处。再者,除了应致力教育公平性之外,更要重视职高等技术学校的发展,给农村孩子创造另一条路。
不鼓励上大学,不如鼓励回家乡。政府应出台政策“唤儿回家”,提供就业机会和奖励机制等吸引年轻人回到家乡,带动农村的发展,有助于解决空巢、留守等带来的隐患,让老人得以安享晚年,让孩子拥有爱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