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精彩活动
求是竞舟小学防暴演练 现场气氛很欢乐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12 08:33:00

  “歹徒”被制服后,男老师先行查看情况。

 

  食堂厨师拿起锅盖和铲子

 

  老师、保安上前“搏斗”,掩护学生撤离。 “那树后面有人!”

  “一看就不是好人!”

  昨天下午3点半左右,杭州市求是竞舟小学全校1100名学生正在操场上集会。四年级后排的学生发现身后的围墙上有陌生人。

  突然,围墙上的人跳了下来,表情凶狠,朝着学生方向边走边挥舞“菜刀”。

  之前,学生们已经得到通知,说下午有一场防暴演习。所以面对歹徒他们并不害怕,反而显得很兴奋。甚至有同学想逼近歹徒一看究竟,被老师制止。

  这时候,穿着防弹服、手持警棍的保安冲上去与歹徒对峙。一位男老师举着扫帚冲上去帮助保安。与此同时,学校响起了警铃声。一位女老师冲着学生们大喊:“有歹徒,赶快跑!”

  班主任和其他女老师指挥学生按照班级顺序,沿着不同方向的消防路线往教室跑去。

  虽然大家对老师制服歹徒的现场很留恋,但是撤离启动以后所有学生都积极地跑动起来,没有人留下来围观。在撤离路线沿途,都有赶来的男老师一边观察情况一边指挥学生。

  跑进教室,老师立刻组织学生锁上前后门、关紧窗户。并且让门附近的同学搬两张课桌椅堵住门。之后,老师要求所有同学都趴在桌子下面,安静等待救援。

  操场上,歹徒两次逃脱了保安的控制,连学校食堂的大厨都拿起锅盖和铁锹赶来帮忙。最终,特警赶到现场,制服了歹徒。

  学校广播及时向大家通报了情况,男老师们先出教室在校园内逐层巡视。

  昨天的演习尽管气氛有些欢乐,但学生迅速、高效的撤离令现场特警感到惊讶。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机动一大队中队长俞洋说:“我掐了下时间,所有学生安全撤离危险区域花了1分10秒,这个速度比我预想的快了近半分钟。学校遇到暴力袭击,首要任务就是将歹徒和学生隔离,学生撤离越快越有利。”

  学校德育教导老师夏艳琼说:“学生撤离得快,和平时的地震、火灾逃生演练分不开。学校每个月都进行一次逃生演练,碰上国内国际发生大地震、大火灾时,学校还会增加演练次数。我们自己搞的逃生演练事先都不会告知学生和老师的。我记得第一次演练时花了2分多钟,现在老师和学生配合越来越好,撤离时间也就越来越短了。”

  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学生怎么保护自己

  昨天,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机动一大队的特警还向同学们介绍了遇到校园暴力事件时正确的应对方法。

  比如一个班在上体育课,突然有持刀歹徒袭击。学生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逃离。逃离时,学生要看清位置,不要盲目地往胡同、湖边、高压电线等危险的地方跑,要往安全位置跑,如教室、老师办公室、保安室。逃离过程中看到熟悉的老师要立马求救,要留意脚下,不要被绊倒。逃入安全场所后,反锁住门窗,有条件的情况下打电话报警,在室内安静等待救援。

  如果学生跑不快,或者跑不了,就找身边的大型掩体躲起来,比如茂密的灌木丛,汽车后面等。躲好后安静等待,伺机迅速逃离或者安静等待救援(如果有手机,要将手机调成静音)。

  在逃和躲都没办法实现的情况下,学生要开动脑筋,机智对抗。比如书包、身边的木棍都是很好的抵挡工具。哪怕是地上的泥沙,抓起来扔向歹徒的脸,也能为自己创造逃离的机会。但不提倡学生力战歹徒。

  学校集会时,如有歹徒翻墙闯入,学生能不能仗着人多和歹徒对抗?

  不能。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冷静,听从老师安排,迅速有序地往安全场所撤离。撤离过程中学生不要尖叫、不要盲目围观。

  如果撤离过程中有人落单或走散,不要站在原地或者跑回教室,而是就近找一个班级,跟随其撤离到安全场所。到了安全场所后再想办法通知自己的班主任老师。撤离到安全场所后,将房内门窗反锁,用书柜、书桌抵住门窗,最后静静等待救援。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