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总局直销监管局副局长李毓助
3月7日,由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主办的“3•15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销监管局副局长李毓助在会上指出,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要从提高诚信度、善待消费者、防范风险点三个方面着手。
今天这个会议非常有必要,确定的“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保护消费者权益”主题也很好,相信这个座谈会对于促进直销企业健康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去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印发了《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引》。今年2月26日,国家工商总局召开了全国工商系统竞争执法和直销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工商总局孙鸿志副局长对竞争执法和直销监管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并把落实《指引》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内容来突出。希望各直销企业要提高对《直销管理条例》和《指引》的认识,抓好落实。
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要是落实好工商总局制定下发的《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引》,通过《指引》促进直销企业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指引》所称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法律社会责任,经济社会责任,道德社会责任三个方面,涵盖36条具体内容。直销企业应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高诚信度。当前,直销行业总体上呈现了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主动开展自律工作,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直销企业的负面影响在逐步扭转,正面形象正在进一步树立。但是,市场还存在着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价格欺诈、恶性竞争、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违规的情况,与政府倡导的诚实信用原则背道而驰。
直销企业存在不规范现象也使得人们还分不清直销和传销,部分人仍然戴着有色眼镜来看直销行业。怎样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唯有从加强诚信建设入手,才能树立直销行业的良好形象。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今年3月1日,工商总局又推出了企业信用信息公布系统,每个企业的信用情况将向社会公布,公众可以轻松上网查询到企业的相关情况。目前直销企业才43家,在诚信建设方面直销业应该做得更好一些。各直销企业要努力培育和践行诚实的价值观,努力营造诚信商业文化氛围。
第二,要善待消费者。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直销企业的特点就是由直销员把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直销业的这种特性,更要求直销企业一定要对消费者负责,善待消费者。
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月15日就要正式实施了,新消法更加强化了经营者的义务,加重了违法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加重了惩罚性赔偿。直销企业要更加自觉地履行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真心实意保障好消费者权益,要遵守《直销管理条例》的规定,按照《指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对消费者的服务功能。
第三,要防范风险点。所谓的风险点是指发生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防范风险点最基础的就是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这也是商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目前看来,直销企业这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有些直销企业存在虚假夸大宣传、违规培训、非直销员从事直销活动,个别直销企业还涉嫌搞多层级、搞团队计酬的问题,这些都是直销企业的风险点,也是工商机关监管的风险点。
如何防范这些风险点?要从三方面把握。一是把好入门关。企业在招直销员的时候,一定要把人选对了,《条例》规定的几种人不能招,不要盲目扩大规模,尤其不能把传销组织人员给弄进来了,这方面有的企业是有教训的。二是要规范培训。目前培训上的瑕疵确实不少,有的培训像传销组织“洗脑”一样,开会不按程序申报,宣传鼓动极为狂热,承诺高额回报,给人感觉不是那么回事,这方面直销企业一定要自觉规范。三是要强化管控,直销企业对分公司、分支机构、培训员、直销员、服务网点、工作室、经销商等一定要加强管控,要加强日常检查,不能放任自流。这些环节最容易出问题,各直销企业一定要把握好。
如何防范风险险,总起来讲,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做好企业自律,讲诚信。另一方面要讲法治,政府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规范经营和行政执法部门监管相结合,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直销行业才能规范、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