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浙江新闻
乘客动了紧急解锁装置 杭州地铁列车扣停延误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11 08:20:09

  昨天上午8点多点,因为一场意外,杭州地铁1号线许多趟开往湘湖的列车都被扣停延误了几分钟——这场意外的原因,不是故障,而是一位乘客转动了列车的紧急解锁装置,导致地铁列车紧急制动停下了3分钟。而这位父亲“拉停”地铁的原因,是他女儿的衣服被车门夹住了。

  据了解,这是杭州地铁第一次有旅客转动紧急解锁装置。这一装置究竟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位父亲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妥当呢?

  早高峰车厢拥挤,车门夹住3岁女孩衣服

  记者从地铁方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昨天上午8点09分,一对夫妇带着3岁的女儿从凤起路站上车,前往湘湖方向。

  由于当时他们所在的5号车厢比较拥挤,3岁的女儿又贴着车门,关门时车门夹住了孩子的衣服。

  这下把小女孩的父母吓得够呛,父亲情急之下打开了车门右侧的紧急解锁装置保护罩,旋转手柄。列车随即紧急制动,停在了凤起路站与龙翔桥站之间的下行隧道里。

  乘务员发现车辆被紧急制动后,从驾驶室来到5号车厢,协助家长将车门打开一条缝,将小女孩的衣服解脱出来。随后,在现场确认无乘客或行李掉落轨行区后,关闭车门,列车重新启动继续开行。

  这次突发急停事件造成列车原地停留3分钟,后续列车也被扣停延误。

  地铁列车的车门照理说都是感应门,为什么还会夹住小女孩的衣服?

  地铁1号线新闻发言人吴艇告诉记者,这些感应门的主要原理是压力感应。如果人的肢体或是包裹之类的大件物品被卡在门中,让感应门不能闭合时,门就会自动打开;如果连续三次开合后,还是无法完全闭合,感应门会完全打开。

  为什么感应门没感应到小女孩的衣服呢?吴艇表示,可能是小女孩的衣服比较薄,被感应门的橡胶条夹住后会被压扁,不能让门感应到足够的压力。

  其实,不单是外衣,丝质围巾、头发、长裙等,都容易被车门夹住。因此,地铁乘客尤其是长裙长发的清新女生尤其要注意,即使高峰时段地铁拥挤,也要尽量远离车门,免得被夹住什么。

  女孩父亲转动的紧急解锁装置,究竟是个啥?

  很多读者可能会好奇:事故中,女孩父亲一转就让地铁列车停下的“紧急解锁装置”,是个怎样的装置,又是怎么起作用的呢?

  紧急解锁装置位于列车车门的右侧,外表看上去类似于一个小柜门,上面用红字写着“内有紧急解锁装置”、“紧急情况下,打开此罩,按箭头方向旋转手柄,即可手动开门”和“非紧急状态下使用将负法律责任”三行红色的中英文字样,以及手柄和旋转方向的示意图。

  紧急解锁装置的门上贴着一个红色的封条,紧急时,撕开封条,就能看到门里面的手柄。

  “紧急情况,比如说是救人、逃生疏散的时候,撕开圆形红色标签,按指示顺时针转动就能开门。”吴艇告诉记者,“如果转动手柄的时候,车辆处于行驶中,会先进行一个紧急制动,列车停下后一会儿,车门会打开一条缝。”

  吴艇说,这是杭州第一次有人转动这个紧急解锁装置。

  这位父亲的行为是否合理?吴艇告诉记者:“应该说完全可以理解。一方面早高峰车厢拥挤,3岁的小女孩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完整,可能父亲误会她被夹到肉了。其实,只是夹到衣服的话,等到下一站到站,车门自动打开更加合理。”

  随意去转动这个救命装置,可能遭拘留

  “如果不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我们是不提倡乘客去使用这个装置的。”吴艇说,“因为一旦列车紧急制动后,造成急停,会影响运营安全,甚至可能造成车辆追尾,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如果谁在非紧急情况下,随意转动这个开关,地铁公安有权拘留这个人。”

  转个开关有这么严重吗?我们知道,地铁隧道里,列车前后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车距,一旦前车紧急制动,为了避免追尾,后车也必须随后进行紧急制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乘客会摔伤,万一后车没有及时紧急制动导致追尾,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好在,目前杭州地铁还没有接到因为上午列车紧急制动而摔伤的乘客的投诉。

  虽然杭州地铁是第一次有人转动这个紧急解锁装置,但其他城市已有不少因这个小小的手柄闹出的乌龙事件。其中最严重的一起,莫过于去年9月8日深圳地铁1号线运行至岗厦至会展中心区间时,有乘客拉动紧急手柄,车门突然打开,三位乘客掉入隧道,身上多处擦伤。

  看来,没事的时候,还是别去乱碰这些救命装置的好。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