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汽车配件纵向垄断的调查正在进行。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黄永和于3月5日召集了维修、保险及零部件业的相关人士,就汽车厂商公开零部件产品信息、打破厂商对零部件的绝对垄断地位进行吁请。“整车厂对中国配件市场确实构成了纵向垄断”,黄永和称,目前立法单位正在建议有关部门做出政策调整,拟通过条例的方式,打破汽车厂商对原厂配件渠道的垄断和对零部件供应商的限制,要求汽车供应商不得限制授权供应商对外销售配件,不得限制零部件供应商在配件上使用自己的商标和标识,同时对产品信息予以公开。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也于2月19日对外表示,正在对汽车配件纵向垄断案做外围调查。
“我们会通过跟进的方式,促进信息公开,令配件产业更加健康的发展。”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7000亿利益蛋糕
“车钥匙丢了,到4S店配钥匙得花2700元,但在汽配城,100元就能搞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秘书长魏同伟表示,消费者大都对汽车配件了解有限,为图安心,只能去4S店接受高价,甚至被蒙。
小病大治、只换件不维修,也是4S店的普遍做法。在业界看来,整车厂商对配件产品和产品信息的垄断,正是影响配件产业链发展,导致市场混乱的主因。
中驰汽配首席执行官张后启告诉记者,“目前的利益链条是,进口整车企业向零部件企业采购配件,然后再加价50%-100%销售给4S店,4S店再加价50%-100%卖给消费者,国产车型可能会低一些,但加价也在25%左右。如果将一台国产新车拆开,每个零部件单独销售,总体价格会达到车价的3倍,进口豪华车甚至能达到5倍。”
在黄永和看来,导致上述维修市场乱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国内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车企业)不对社会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造成综合类企业无法提供同等、有效的技术支持,难以在售后维修领域与4S店竞争。
此外,由于一些整车厂商往往会要求上游零配件制造商签署协议,以保证其提供的配套产品不会私自流向售后市场,整车生产企业也得以顺利地在零配件价格上形成绝对的控制。
业界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汽车售后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无论是整车企业、经销商、零部件厂商,都不愿放弃这块诱人的“大蛋糕”。
目前,汽车售后维修及配件供应服务主要有两种渠道,即由整车厂控制的以4S店为主要执行载体的渠道和独立配件售后流通渠道。汽车维修企业主要有汽车生产企业授权开展汽车销售、维修服务的4S店体系和非授权的综合类汽车维修企业两大类。
4S店虽然总数不多,但却承修了全行业60%左右的业务量。一面是4S店修车收费过高、消费不透明、消费者往往被强迫消费,另一面却是综合性修理厂配件来源没保障、企业生存艰难等问题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