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投资11.68亿元的江苏扬州新城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动工,包括污水截流、清水活水、防洪排涝、交通组织、景观提升等五大工程,新城河即将迎来一湾清水活水。家住河边的市民张文清说,因为河网不畅,近年来每到夏天,他和邻居们都会为河面散发异味所困扰。这个工程令他们欣喜。
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说,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蔬菜、呼吸上新鲜空气是最基本民生,做好基本的民生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这几年,扬州每一件民生实事都是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调研、确立和实施的。张文清和广大市民的诉求,变成了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执政思路:“治城先治水。”而张文清等市民不知道,为了做好扬城清水活水工程,扬州市委、市政府专门组团到上海、绍兴、苏州等地“取经”,对民生工程的实施目标、标准、步骤以及效果,制定了科学周密的方案。为此,扬州提出了“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民生工程“五可标准”。
民生工程项目化、实施方案数量化,是实施“五可标准”的前提。扬州市市长朱民阳说,民生工程以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问题为导向,每年都会通过12345政府热线、市民论坛等征集下一年的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后在媒体上公示,并接受市民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的扬州“民生账单”为证:先后投入30亿元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实现了全市区域供水全覆盖,460万扬州人喝上了安全干净水;实施“1161菜篮子工程”,保证城区100万人口每人每天吃1斤蔬菜,60%的菜产自本地,新增1万亩的蔬菜基地;建设“15分钟就业服务圈”,打造充分就业城市,全市各类就业服务机构每年推荐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率先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成片林面积达153万亩,森林湿地覆盖率达51.5%,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平方米,相当于每个居民都有一个“绿色客厅”……
近年来,扬州将大量的资金投到“暗处”,进行地下管网改造,打造“不涝不淹”城市;在背街小巷地段进行老城区、老街巷、老小区、老庄台、老宿舍等“八老改造”,钱花在了“旮旯角落”,这些工程与建高楼房、修大马路相比虽没有“显绩”,却让老百姓啧啧称道。
为了确保民生工程有效实施,扬州制定了“三公开三报告”制度,即公开事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向组织报告、向服务对象报告。每年岁末,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成果在媒体公示,每一个民生工程实施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都要接受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组成的测评代表团的“考试”。2012年12月14日,扬州举行了一场民生工程“三公开三报告”活动,市民代表希望加快完美路积水点整治,市建设局负责人当场作出了承诺。但2013年夏天,完美路再次积水时,市民将建设局负责人的承诺截图贴在了网上,并提出了质询。建设局负责人随即进行了公开检讨和说明,并加大了工作推进力度,使完美路积水点整治工程在去年秋天全面完成。扬州“三公开三报告”制度已经成为让群众监督推进民生工程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