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打响污水治理“攻坚战”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07 08:48:47

  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宣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为自己成为“战斗”中的一员而感到振奋。

  由曲久辉牵头、6位环境专家组成的科学小组最近提出了一项大胆探索——用5年左右,建设一座面向2030-2040年、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概念厂。

  尽管概念厂目前仍处于设计阶段,但曲久辉和他的团队信心十足。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概念厂将拥有高水质、低能耗、资源回收率高等理念,并融入到社区里,“这是中国未来处理污水的方向。”

  小组成员之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余刚说,近30年来中国在污水处理上成就巨大,但现存的污水处理已呈现了多种不适应,例如高能耗、低回收等。

  此外,药物、化妆品等新型污染物逐渐增多,这些“看不见的敌人”很可能随着生态系统的循环再次进入人体,长期摄取将对子孙后代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概念厂提出了解决新型污染物的方案。

  这个概念厂,只是中国民间应对水污染的一次新尝试。

  虽然水污染不像大气污染如影随形,但多位环保人士表示,“水的问题,可能比雾霾更严重。”生活污水、工业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导致一些地区“有河皆污”。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国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是水污染危机的高发期,也是修复水生态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将会付出极为高昂的治理代价。”

  中国民间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危机》作者马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指出,工业废水中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比生活污水更甚,其中重金属可能会导致畸形儿和人体基因突变。

  然而马军和他的团队对企业污水排放情况的监测显示,超过2000家企业都有违规排放废水情况,“很多企业还反复违规。”

  而在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教授张盼月看来,工业废水的污染情况“目前仍是一笔糊涂账”,执法“孱弱”导致了很多企业排放不达标。“有些地方政府对偷排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企业违法成本十分低廉。”

  治理水污染所剩时间无几,在下一个“雾霾式”危机爆发前扭转局面,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实施清洁水行动计划,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解决水问题的部署,引起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共鸣。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网站2月公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送审稿)》显示,这项计划投入金额预计达2万亿元,规模高于大气污染防治的1.7万亿元。

  近日,中国全面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问责,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指标将作为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仇保兴说,我们要树立以生态修复、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科学治水理念,通过法律政策、市场机制、科学技术,解决水安全问题。

  打赢“治水战”,除了政府出重拳,还需要公众齐心奋力。

  马军认为,治理水污染,不仅要加强政府监管、推进环境公益诉讼,还应确保环境信息公开,给违规排放者施以压力。

  他说,按照环保部要求,国家重点监控的1.5万多家企业,应在今年开始通过环保部门网络公布排污信息,但迄今大多数地方的数据仍然缺失。

  著名环保学者杨斌则建议提高水价。他说,现行水价“严重偏低”,无法反映各地水资源状况和企业污染成本,导致污水处理动力不足。

  正抓紧修订概念厂设计方案的余刚说,中国水治理极为复杂,可能需要20到30年才能见效,但也不排除短时间内在某个区域实现扭转,一旦取得突破并加以普及,中国污水治理的未来并不悲观。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记者 刘陆 刘彤 李志晖 编辑: 付念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