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表示,利益集团和制度惯性是当前改革两大难题,利益集团应服从大局,制度惯性需要改革勇气。
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等就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并回答记者提问。
厉以宁表示,我们的改革进行已经30多年了,今天改革的形势和30多年前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些比较容易改革的都已经改了,剩下是一些难题实际上是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他们认为改革有损于他们的利益,因此有各种不同的反映。第二个,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有制度惯性,也叫路径依赖。老路走惯了,走新路总是这儿也不合适,那儿也不合适,走老路总是最保险
的。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在改革中解决。
厉以宁表示,利益集团问题首先应该以中国未来前景、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为我们考虑的问题,利益集团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是服从大局的,需要改,但是我们也看到改革过程中对他们的实际利益部分应该从整个局势来考虑,不要因为一些利益集团的反对或者阻挠而使改革出现障碍,这就需要有决心。至于路径依赖问题,同样是需要一种勇气来改革。因为人都习惯了,觉得过去这个对、那个对,这么多年了,现在怎么样。同样有一个观念更新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李克强总理提到了,要壮士断腕的手段跟决心,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
厉以宁:中国经济总体稳中有进但期望不要太高
厉以宁:新兴产业可先行试点混合所有制
对于最近热议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昨天晚间在北京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采访时建议,可从新兴产业和产能过剩的产业中先寻找试点。
记者:如何看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
厉以宁:目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总的来说是,稳中求好,稳中有进。
有三个问题一定要讲清楚。一是中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比如产能过剩问题一定要解决,新兴产业要加以扶持等。
第二,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又会像从前一样大量投资,就会重蹈覆辙。但是一定要认识到,中国的投资有一定重要性。
问题出在“ GDP ”这个说法不准确,重要的是GDP的质量而不是数量。目前,单独靠消费还带动不了中国经济增长,必须是投资加消费。投资要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要动员民营资本进入制造业领域;另外是国家应该管有长远效益的基础设施投资,这才是必要投资。
第三,中国经济必须与世界经济形势联系在一起。和中国当前密切联系的是欧盟,这些经济体不能说完全摆脱了债务危机,美国的复苏也不是很稳定。
记者:如何看上海自贸区的示范作用?
厉以宁:很多政策出台都会有磨合期,现在不能期望一下子效率那么高。现在下结论太早。
记者:国企改革的路应该怎么走?
厉以宁:国企改革有两个层次,目前主要是国有资本体制的改革,低层次是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资本体制的改革,国家主要掌握国有资本投入量的升升降降、进进出出,产能过剩或者效益不佳的减持,产能短缺的、有发展前景的增持。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一定要把国有企业当作独立市场主体,由法人治理结构来管理,有股东会、董事会、聘用的总经理,而且聘用还要从社会上聘,企业才能把效率、效益放在首位。这样政府才会更主动,而不是具体管企业的行政。
记者: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国有母公司层面的推进似乎还很慢,国资委数据显示,目前只有8家央企母公司实现多元化,还谈不上混合所有制?
厉以宁:这还有个过程,混合所有制是个方向。怎样推进?可以通过找试点。我曾经给国资委提出两个试点行业:一是新兴产业;一是产能过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