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停了一段时间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鼓噪。近日,菲军方发言人称已将中国黄岩岛划入其西部军区管辖范围,并强硬地表示“当时机到来时”会对中国进行军事回应。自南海领土争端发生以来,中国始终表现出克制谨慎的态度,并呼吁与各相关国在“南海共识”的框架下一道解决争议,这一举动让一些国家产生了错觉。他们自认为在南海问题上可以毫无顾忌地对中国施压,甚至可以借军事挑衅迫使中国低头。实际上,对中国来说,解决南海争端是一场长期的战役,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完备的战略谋划。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强化军事力量,确保有能力回击侵犯中国主权、破坏地区和平的行为的确重要,但如何实现以“和平方式”化解争端则更为关键。
近两年来,中国在南海加强了巡航与管控,这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宵小不敢轻举妄动;但与此同时,中方推进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准则”却屡受阻力,一些相关国甚至对此产生抵触情绪。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既有像菲律宾这样的破坏分子从中作梗,也有中国自身准备不足的因素。要破解这一困局,中国应当主动出击,开辟南海“第二战场”。
何为“第二战场”?实际上就是中国学术界应加强对南海问题多方面的研究,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强有力的软性支持。这些研究既应包括相关国家对南海问题历史发展的不同看法,也应包括南海地缘政治的演变及邻国在该问题上政策的分析,更应包括中国如何合理利用国际法以及相关海洋准则处理领土纠纷。尽管牵扯面广、涉及课题繁杂,但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更何况,对于那些持不同立场的国家来说,让它们接受中国的主权领土主张并不是难事,但要使它们对这一主张心悦诚服,中国就必须做到有理有据。
此外,中国维护南海主权并不是要限制南海诸国的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地区合作。尽管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已与东盟达成了共识,但如果不能在合作方式和路径上拿出更为切实可行的计划,那些“摇摆不定”的国家自然不会轻易放下包袱,毕竟在涉及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仅仅有承诺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国内学术界同样需要用丰富的研究成果充实中国在南海的话语权。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除了中国南海研究院与南京大学“南海中心”外,从事南海问题研究的机构与专业人员少之又少,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正是由于在学术研究上存在短板,中国在南海的合理主张才显得十分单薄,在国际社会中也屡屡错失赢得更多支持者的良机;同样,在没有充足研究成果支援的情况下,菲律宾之流才有机可乘,在南海问题上颠倒黑白,不断向中国发难。
既然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就应当尽快予以弥补,虽然从现在开始发力稍显被动,但这种机制的形成不仅有助于南海纷争的化解,对中国未来应对其他威胁与挑战同样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