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娱乐频道 > 综艺
《非诚》孟非"无后为大" 新释义顺时代育儿观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05 08:53:07

  《非诚勿扰》孟非

  《非诚勿扰》孟非

     在刚刚播出的《非诚勿扰》上,孟非(微博)公开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翻案,说无后是没有尽到后代责任,并非没有后代。孟非说完,这种新颖提法却深得现场观众和男女嘉宾认同。不过正是这一提法让却引发各派人士激战,媒体人@非著名隐士认为孟非的理解有错。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的谢秉洪教授认为孟非并不是搞古汉语研究的,犯了这样的错误也不足为奇。但是经过查阅,确实也有孟非这一解释方法,而网友似乎对这个提法非常拥护,超过七成网友认为这是对于总拿这八个字说事的50后60后“逼生派”是一次有力反击。

  孟非vs学者:无后到底是不是指没有后代

  上星期六晚,在节目播出21分钟时,首位出场的男嘉宾田仁贵介绍称自己时常会替母亲洗脚,由此,孟非笑称这般动作是“孝道”表现。不过,他随即指出,长久以来人们对孝道是存在很多误解的。其中,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例,常人都认为这句即可理解为“不孝有三种,而没有后代是最要命的”。而孟非认为,这明显是对“孝道”的一种曲解。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他还搬出原文出处——《孟子·离娄上》,“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孟非解释称这里头的意思为:舜没有告诉爹妈就娶了媳妇,这就是“无后”。在他看来,“无后为大”即作为“没有尽到后辈的孝道”。孟非说罢,场下掌声如雷,连主攻现代汉语语法的3号女嘉宾都为之点头称赞。

  媒体人@非著名隐士还引经据典反问孟非,“赵岐对此注为:‘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又作何解释呢?”他随即在微博中指正孟非,“这是宗法社会的文化,不要用现代思维去理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的谢秉洪教授谢教授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名言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句话通常被解释为: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没有子孙后代最为重要。娶妻本应先告诉父母,舜没告诉父母而娶尧的二女为妻,就是因为担心绝了后代,所以在明理的君子看来,虽然没有禀告父母,就和禀告了父母是一样的。

  七成网友力挺“孟爷爷”

  虽然学者似乎给出了“考试标准答案”,但是还是有很多网友更加愿意听取孟非的解释。网友“好姑凉诸城造”非常支持孟爷爷,节目中的外国嘉宾都说通过《非诚勿扰》学中文,咱们年轻人看《非诚勿扰》不仅有对象、有欢乐、还能学汉语,还能“涨姿势”!网友“leo”说,“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句读意思就完全不同,就算古代的大学者对于经典的批注都会南辕北辙,各个朝代都会根据当时的流行想法和需要作出不同批注,所谓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汉姆雷特嘛!”而网友山楂丸也力挺孟爷爷,“对‘无后为大’的解释太棒了,是一种新的解释,而且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思维。

  谢秉洪教授最后也说,学术研究往往曲高和寡,其实如果老百姓都习惯了称“无后为大”为“不尽后辈之责”也没什么不可以,是新的解释,无伤大雅。

  “无后”之争不在字眼在时代育儿新旧观念碰撞

  从《非诚勿扰》微博上对于该话题的评论来统计,70%网友认为孟爷爷的“无后”说,符合时代需求,说到年轻人心坎里,只要尽到子女应尽的义务,在工作压力大、雾霾漫天的当下,生不生孩子应该是个人自由,不应该成为不孝的证据。

  关于一句经典的争论,本是学术讨论,但是引起社会各界如此大的争议和兴趣,其实大家内心纠结并不是“无后”这两个字眼应该如何解释,而且两代人对于生儿育女观念的巨大差异性。因为城市生活绝大压力,当下城市年轻人的生育年龄普遍推迟,很多人都希望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和条件后,让孩子从容出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索性选择丁克。还有因为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导致的不育现象越来越多,他们也默默承受着因为“无后”无颜见家人的心理负担。

  虽然很多人被各种现实所迫处于“无后”的实际状态,社会接纳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却经常被“自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点不为父母着想”这些无形的社会意识所左右,也许被人一句无意的话,在当事者的心中形成的涟漪却不小。孟非这次为“无后”提出新的解释,起到了影响50、60一代关于生育的观点,对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松绑。对于其实更多意义上与学术无关,而是折射出新旧两种生子育儿观念的微妙博弈。

来源: 网易娱乐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