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农林大学的161名学生成功转了专业,他们是学校转专业新政策的第二批受惠者。
近几年,大学生转专业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多数高校对此持赞同态度,同学们更是拍手叫好。但在这拍手叫好的背后,是同学们在志愿填报时对专业不了解,对自身兴趣和特长没有认识,导致选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七成大学生想重择专业
据新浪教育频道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仅有13.6%的人表示了解所选专业,67.0%的人并不了解,七成学生承认自己在报考专业时是“盲目的”。
虽然大部分在校学生有转专业需求,但是受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学科分布等因素影响,不少学校在出台转专业政策的同时,也对学生转专业设置了一定门槛:专业成绩要达到班级前列、有明显科研特长、想转入的专业有学生转出……这一切都成为大学生转专业的拦路虎,很多高校能够真正实现转专业的学生比例一直不高。
转专业政策渐宽松
去年,浙江农林大学出台了新的《浙江农林大学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让每个全日制本科一、二年级在校生都将有转专业的机会。在浙江,这样的高校将越来越多。
根据该政策,除因批次不同、培养方式不同等该校或主管部门规定不能转专业的情形外,希望转专业的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申请转专业。每学期中期,学校会根据不同专业办学和教学资源情况,公布接受转专业的计划人数、准入条件、测试方式、综合成绩折算比例等录取方式;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表,相关学院对转专业申请者进行审核和测试后,按学生综合成绩排名择优录取,学校公示后正式公布转专业学生名单,学生于下学期开学初办理转专业的学籍手续。
转专业的代价挺大
转专业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转专业学生可能要比同届生多学习半年或一年,会延迟毕业。除此以外,还要多花费半年或一年的钱(目前我国一个大学生每年花费约2万元)。另外,如果跨学科转专业,则要花费更大力气来弥补专业知识,这是无法量化的。
提醒考生,高考填志愿时,一定要真正了解专业内涵,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再参考就业前景认真地选好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