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超七成网友呼吁:学雷锋不能只在三月五日(图)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3-05 08:15:40

  近半数人认为学雷锋不是道德负担,要读懂雷锋助人的快乐

       在线调查显示(1034位市民参与),18%的人承认“别人提醒才想起来”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但更多人(46%)表示“一直知道”。另有73%的人呼吁“学雷锋不能只在三月五”。

  在生活小事中践行雷锋精神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安白指出,过去,在部分人的潜意识里,学雷锋好像就是要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要“牺牲自己,照亮别人”。但近年来,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许多人对雷锋精神的理解有了细微变化。

  家住渝北区的80后周天宏就认为,让座、支持微公益、开车时礼让行人这些事,看似不值一提,但都是大家在生活的细微处践行雷锋精神。很多人也一直在坚持这么做。本次调查中,超九成市民表示一直在生活中助人为乐。其中,41%的人“经常”在生活中做好事,仅3%的人“没有过”。

  王安白认为,雷锋做的其实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我们今天谈学雷锋,就不应忽略身边实实在在的好人好事,尽管他们做的事简单、力所能及,但他们从助人中体会快乐,这就是雷锋精神。我们要倡导这种亲人、朋友、邻里间在生活细微处的互助、善意与回馈。

  调查显示,近半数(49%)受访市民认为,学雷锋并不悲情,也不是道德负担;45%的人确信,读懂了雷锋“助人”的快乐,才算读懂了雷锋。

  近四成受访市民做过微公益

  自2010年新浪微博开通官方求助、救助公益平台以来,类似“捐一元献爱心”的微公益,在全国遍地开花。这种低门槛的公益行为,让每个人参与慈善和公益成为可能。

  据悉,到去年8月,仅仅是新浪微博微公益平台,就累计劝募善款超过1.6亿元,累计协助公益组织发起近7000个项目。

  调查显示,近四成(38%)受访市民做过微公益,7%的人做过临时志愿者,甚至有4%的人加入过义工组织。68%的人认为,义工组织、微公益等新渠道,让学雷锋的机会变多。

  家住大渡口区的黎女士告诉重庆晨报记者,她经常通过微信向腾讯公益平台进行捐助。虽然每次捐助数额不多,但就像公益平台中的宣传词一样“人人公益弹指可达,亿万和您一样有爱心的小伙伴们正并肩温暖世界”,这样的举手之劳,让自己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与爱的力量。

  王安白教授认为,学雷锋不必死板地照搬过去的做法,关键在于体现人际间的温情。现在做义工、“一元募捐”等公益形式方便快捷,而且匿名,值得推崇。只是当下社会普遍强调权利,想到要履行义务的人还不够多。

  本次调查中,32%的受访市民感觉“大家忙挣钱,早把雷锋忘了”;79%的人支持年轻人通过做义工、微公益等新形式学雷锋。

  七成人认为不能让好人吃亏

  新时代下,不仅是学雷锋的形式正悄然转变,而且如今社会上还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学雷锋不一定要像过去那样不留名、也没利,让好人“不吃亏”才能让更多人主动践行雷锋精神。

  调查显示,超七成(74%)受访市民认同这一观点。具体而言,28%的人认为,学雷锋应该留“名”,这是一种精神奖励;9%的人觉得该得“利”,让好人“不吃亏”;37%的人相信,学雷锋既该得“名”也该得“利”,因为这样才能鼓励更多人做好事。不过,26%的人坚持认为,学雷锋是发自内心的助人为乐,有奖励就变味儿了。

  一名受访者留言指出,雷锋精神不仅需要引导和宣传,我们还应建立适当的奖励制度。如今,我们对”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行为有了精神甚至物质奖励,将来还应扩大奖励范围,这样才能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下继续发扬和可持续。

  王安白教授提醒,如果学雷锋的出发点是为了名利,就本末倒置了,跟雷锋精神相去甚远。我们还是要更多地引导大家将“举手之劳”作为一种与人相处的习惯。

 

 [1] [2] 下一页
来源: 凤凰重庆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