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2.zjolcdn.com/pic/0/15/41/90/15419044_903884.jpg)
![](http://img2.zjolcdn.com/pic/0/15/41/90/15419045_128409.jpg)
质淑、性孝,精女工。这是古墓墓志铭对墓主人的描述。
2月23日,洪合镇大桥村突然发现一座古墓,其中一块墓碑上撰写了墓志铭(详见昨日晚报报道)。昨天,嘉兴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墓志铭进行整理、翻译后,有关这座神秘古墓的一些情况逐渐浮出水面。
丈夫官至县丞
2月24日,嘉兴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古墓的两块墓碑带回博物馆,开始对其中一块有墓志铭的碑进行整理、翻译。不过由于时间久远,碑上的墓志铭风化得很厉害,很多地方已经看不清楚,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元城县丞张□(模糊不清)廷璠之配杨氏。这是墓志铭开头的一句话。
结合墓志铭主要内容来看,墓主人姓杨,丈夫叫张廷璠,官至县丞。
维基百科如此解释,县丞,是中国古代地方职官名。在县里地位一般仅次于县令(或县长),相当于现今的副县长。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主要职责是文书、仓库等的管理。后代虽有变革,如宋代曾一度废除,或以主簿兼任,但历代大多设置此一官员(一或二人),迄于清末。《清会典》规定,县丞为知县的辅佐官,正八品,吏部任免,职责是主管全县的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
根据墓志铭的介绍,张廷璠一开始不想做官,经过夫人“大丈夫幸际明时,盍效劳致用以光宗党”的谏说后,才有了从政的想法。
张廷璠父亲是政府官员,他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还“代其父督赋税”。再加上为人不错,当上县丞后深得上司的喜爱,老百姓对他也很拥戴。
张廷璠到底是哪里人呢?由于墓志铭中只说到他在河北元城(元城:古县名,与大名同城而治。民国并入大名县,即今河北大名城区)工作过,因此很难找出其原籍的所在地。
为了查清张廷璠的身份,嘉兴市博物馆副馆长吴海红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嘉兴史上根本就没有这个人。由此猜测,张廷璠应该是外地人,娶了个嘉兴的妻子。
“因为张廷璠官至八品,所以其妻子被称为孺人。在古代,不当官男人的妻子不能被称为孺人。”吴海红说。
墓主非常贤惠
“孺人讳妙圆,世居嘉兴秀水之象贤乡。秉礼以执妇道,相夫以裕家业,馔宾客、接邻里、教子孙、待婢妾。”
墓志铭运用直描、烘托等手法,对杨妙圆进行称赞。由此看出,当年撰写墓志铭的人有一定的才华。
根据墓志铭得知,杨妙圆是嘉兴象贤人。记者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发现,崇祯之前的象贤,比现在的象贤要大一些。
杨妙圆生于洪武戊寅(1398)十二月初三,死于景泰甲戌(1454)八月廿六,享年57岁。
25岁时,杨妙圆嫁给张廷璠后,只生了一个儿子,叫张翀。张翀又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张顺□(模糊不清),小的叫张芳蕙。
从墓志铭来看,杨妙圆具有典型江南女子的特点。但吴海红怀疑,杨妙圆这个名字不一定是她的真名,她有可能是一个信佛的人。
当时,杨家在嘉兴也是大户人家。但是,这点从相关资料上很难查到。
嫁到张家后,杨妙圆不但劝谏丈夫要从政由此光宗耀祖,而且还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对公公婆婆还是对仆人奴婢,都非常不错,让张廷璠在工作时没有任何家庭方面的忧心。
此外,杨妙圆在培养子女方面也有一手。
“俊秀、颖敏、笃志”,这是墓志铭对杨妙圆儿子张翀的描述。经过杨妙圆的培养,张翀长大后也有所成就。
昨天记者了解到,目前洪合当地政府又加强了对古墓的安全保护工作。
吴海红称,目前已经向文化局提交了材料,申请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那里在平整土地,不挖的话很难保护。但是,挖要等到天晴。”
墓志铭原文
元城县丞张□廷璠之配杨氏
太子少傅、吏部左侍郎俞公,状其母孺人之行实来徵铭,余惟昔自景泰庚午奉巡抚大名、广平、顺德、河间四郡,越辛未、壬申凡三载,考察各官政绩,惟廷璠为最,常具乞□旌之,矧其配复贤而重以少傅公之所状,可不铭诸。孺人讳妙圆,世居嘉兴秀水之象贤乡,祖礼力义荣,尤善于绍承,以故乡人咸称长者母张氏宽裕慈□。孺人生而质淑、性孝,精女工。父母甚钟爱之年廿五归于廷璠,事舅姑色养无□,处姻挨和睦无替,秉礼以执妇道,相夫以裕家业,馔宾客、接邻里、教子孙、待婢妾,一一中程度是,致廷璠得代其父督赋税,夙夜在公,而未尝有内顾忧。邑宰嘉廷璠之能,遂辟为掾历二考,廷璠将弃役归,孺人谏曰:“大丈夫幸际明时,盍效劳致用以光宗党?”廷璠寤,遂止,获终考,授官元城,及莅任,允称其职,下民怀之,属吏畏之,同僚敬而让之,上官奇其才而优待之,君子佥曰:“是固本于廷璠之贤,亦由孺人之内助,视昔益勤俭而弗懈侈也。”子翀,俊秀、颖敏、笃志,务学大名□李辂以经明行修,荐赴吏部驸马都尉,焦公复举为学录其于居官行己无敢或□,君子又莫不谓孺人善教之足徵也。孺人平居惟以姑老在乡,艰于迎义恒□隐不乐,廷璠乃俾之,南还事姑,姑方悦其孝敬以享寿康,奈何甫一载,遂以卒,弗能全其所志,君子于是又莫不深为悼惜焉。洪武戊寅(1398)十二月初三生之日,景泰甲戌八月廿六(1454)卒之日也,享年五十有七。子男一人,即翀,孙男二,长曰顺□,次曰芳蕙,卜明年十二月十九日葬于零宿乡地原里之原。铭曰敬宁姑勤俭相夫,胜怀感吁,子陟享衢妇德允孚,母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