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记的不是账,是生活
“账客族”热衷使用记账软件分析超支去向账本同时记录自身生活点滴
写博的人被称作博客,记账的人当然就是账客啦。随着电子记账软件的兴起和普及,记账不再是家庭主妇及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颇有点时尚味儿的“账客族”行列:他们有人通过事无巨细的逐笔记账发现自己的超支去向,从而确定省钱的方向;也有人通过记账明晰自己的资产动向,便于做出投资规划。不过,渐渐地账客们自己发现有点爱上了记账生活,因为看似有点俗气、老气的记账记的不仅仅是收支明细,更是一天天无比实在的生活。
节制型
找出浪费点年省上万元
26岁的张钢是岛城一家IT企业的工程师,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记账的动力就是攒钱。工作4年,平均年薪7万,扣除五险一金及个人所得税,4年有20多万进账。然而张钢工作头三年,手里的存款还不到3万。“接近‘月光’,我苦恼的是不知道钱花哪了,该怎么省钱。”张钢给记者盘算说,每月他的实际收入5000多元,公司管午饭、报销电话费,自己不吸烟不喝酒无不良嗜好,除了800元房租及分摊到每个月的200元水电气暖、几十元宽带费是固定支出,只有吃饭等日常开销。而就是这不起眼的日常开销,每月要三四千元。步入婚龄,在买房结婚的压力下,张钢决定找出浪费点。
去年,在朋友的推荐下,张钢用手机下载了一款移动理财软件。每天晚上,张钢都会掏出手机分门别类地记下当天花销,事无巨细,甚至连在便利店买俩包子5块钱也不放过。一周下来,记账软件对7天的现金流向进行分析,并自动生成图表。手机图表表明,张钢在餐饮消费、衣服方面的花费占了开支的大头。“我自己真没意识到,一周光下馆子就能花五六百元,占开支50%。”张钢说,单身的他从不在家做饭,基本把饭店当食堂,花销确实不小。再加上喜欢“海淘”,隔三差五从国外网站买衣服、鞋、包等,一个月下来收入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张钢还发现,自己每月交通费能达到四五百元。他的住处离单位不到1公里,根本不用坐车上班。这些交通费都是他出去约会时的打车费。
记账一个月后,张钢对照数据分析进行了自我反省,强制改变天天下馆子、天天上购物网站的习惯,开始学着自己做饭,坚持没有急事就坐公交车,网购则限制次数,一个月集中网购一两次,结果第二个月就多节省了近千元。“目前我的存款已经达到5万多啦!”张钢坦言,刚开始记账时他并不习惯,觉得很麻烦,为了坚持下去他还像定闹钟一样设置了记账提醒。不过渐渐地,张钢说自己乐在其中了,“翻看每月的账单都有变化,可缩减的消费项目越来越少,很有一种成就感,而且电子账本也变相记录了我的生活习惯变化,如果能坚持几年,回头翻翻肯定很有意思。”
投资型
借助网络合理配置资金
账客族绝不仅限于白领。“虽然心里有个大概数字,但到底年收入多少、开支多少、有多少家产还真一下子说不上来。”李菲在岛城一家外企工作,老公经营一家公司,生活在青岛算上游水平,但由于平时不太善于理财,两人对家里的资产处于比较混沌的管理状态。
李菲深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道理。2011年初,在家休产假的李菲在同事建议下开启了自己的全面记账生活。在手机上,李菲下载了一款记账软件专门记录开支;在自己的电脑上又下载了一个网上账本打造家庭金融档案。“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一年支出最少30多万,最多50多万。”李菲说,自己在家休产假,总觉得自己没什么花销,但实际支出却很多,“记账几个月下来发现,每个月总有几笔大开销,比如5月、9月、10月交三辆车的保险,3月、12月交全家保险,还有过春节、父母公婆过生日、父亲节、母亲节、寒暑假旅游,这占据了我们家庭的主要开支;通过记账我还了解了我们家的消费习惯,吃的开销占总支出20%至30%,其中肉蛋菜占比极低,蔬菜一周消费不足百元,而水果和海鲜每天开销就近百元;我的服装和美容开销较大,每当换季一月买衣服就要2万多。”李菲坦言,她并不想通过移动记账软件来达到节省目的,但她从软件的数据分析中了解了家庭支出构成以及消费特点、变化,尤其记账软件中细分了信用卡、借记卡、支付宝等账户的情况,让她充分掌握了家庭财政中的支出状况,同时还记录了生活点滴。
除此之外,李菲还利用网上账本来打造家庭金融档案,来明晰家庭各种资产。网络账本上支出只记录一个来自手机上记录汇总后的总数,重点是记录家庭收入,这样剩下的钱就可以规划出应急资金和投资资金。而记账软件配备的投资理财功能很对李菲的胃口,利用这个理财功能,可以自动更新股票收盘价格、基金净值、实时汇率,不再需要每天手工查找和录入股票和基金数据,让李菲对家庭的投资状况一目了然。通过“在线理财”功能,还可以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财经动态以及各家银行和基金公司新发产品的内容。记者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