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父母天地
医院一晚三手术全是幼儿坚果卡喉;预防胜过急救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2-25 12:23:08

 

原标题:医院一晚三手术全是幼儿坚果卡喉 预防胜过急救

  调查5岁以下幼儿最易坚果卡喉

  “春节到现在,我一个人就碰到了8个气管异物的病人,都是小孩。”参与上述手术的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黄少鹏说,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危重急诊之一,约80%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儿,治疗不及时,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

  黄少鹏介绍,异物进入气管,会引起剧烈的呛咳、憋气;如果异物卡在喉部最窄的声门,可导致高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当异物进入更深的支气管内(一般只进入一侧),症状反而缓解,但若未及时发现,或不能及时取出异物,时间一长,异物周围的气管黏膜组织会产生继发性炎症或被肉芽包裹,阻塞支气管,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可能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他说,异物卡入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自行咳出的几率比较小,很多需要通过手术取出,手术的风险很大。

  急救学学“海姆立克急救法”

  黄少鹏医生说,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吃坚果时发生剧烈呛咳、憋气或呼吸困难,可在急救车赶到前试试“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为:

  5次拍背法:将患儿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5次压胸法: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动作要轻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预防孩子吃东西,千万别逗乐

  黄少鹏说,婴幼儿后牙尚未长出,咀嚼功能差,经常吞咽一大块食物,且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容易使食物呛入气管。小孩吃东西时,若同时说话、哭笑,或遭到惊吓,就很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

  “预防比一切急救都重要。”黄少鹏提醒,3岁以下孩子最好不吃坚果,硬币、纽扣、徽章等细小物件也要远离孩子。此外,大人千万不要在孩子吃东西时,逗乐孩子,也不要在孩子哭闹时,给孩子强行喂食。

  他特别强调,孩子年龄小,还没有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孩子剧烈呛咳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口中、手中、周围是否有食物,送医后如实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诊断。

 

来源: 东南网 作者: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