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场强降雨,便让光鲜的都市成了灾难片现场。近些年来,内涝成灾,到城里“看海”的场景,在中国许多城市轮番上演。衢州也多次出现或轻或重的内涝情形。
“逢雨必涝”的现实之痛也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追问——是雨太大太急,还是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积弱已久?居安思危,人们更关注的是如果再来一场大雨,衢城是否还会被水淹?
三江汇流,先天易涝
“就像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海啸。”家住衢城西区盈川小区的市民徐女士回想起2011年6月19日家中遭淹的场景时,至今心有余悸。其实,不仅是西区,整个衢城那天都陷入了洪水中。
数据显示,“6·19”内涝中,衢州主城区6个主要街道的26个社区中,有23个社区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水。许多路段积水超过0.5米,其中广场路、五环路等地最深处积水达1米以上,城区交通一度瘫痪。
“衢州怎么成了‘水城’?”指责抱怨的声音一时间汹涌不断。事实上,反思检视这场内涝,不可忽视衢城特殊的地理位置。
水利专家表示,衢州市区位于金衢盆地西端,周围都是丘陵山岗,地势南高北低,而这块区域中又集中汇流了江山港、常山港、乌溪江等江河。奔涌而来的江水流经市区时因河道趋于平缓,流速骤减而形成洄水,在汛期城市周边水系高位运行时容易导致内涝发生。
“九龙治涝”,效能受限
不过,除去地理不利和强降雨等“天灾”因素外,经常发生的内涝还集中暴露了衢城城市排水排涝系统的低效与陈旧。
记者注意到,“6·19”洪灾后,我市住建、规划、水利等部门纷纷总结反思城市内涝的原因,其中坦承的主观原因包括:城市建设“重地上而轻地下”,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城市发展,严重缺少排涝泵站;城市排水缺乏全局性总体规划;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直接削弱城市自身蓄水、排水功能;部分区段开发对城市地下排水管网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排水沟渠空间保护意识不够,管理及日常维护水平有待提高等。
此外,相关部门还不约而同地“抱怨”当前“九龙治涝”的排涝管理体制。据透露,当前我市城区防洪排涝建管体制存在多头管理、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从区块来看,涉及柯城、衢江、西区、集聚区、空军机场和巨化6个片区各自为战,各主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标准规范不一致、建设水平不一致,致使建成后的排涝设施管理难度增大,效能发挥不明显。
从部门情况来看,也存在职责不明晰的状况,如“6·19”洪灾时,城南片区的雨水本可通过南排渠向东排往白沙溪,然而由于闸口建设管理及部门间协调等原因,闸门未能正常开启泄洪,从而加重城区内涝。
转换理念,亡羊补牢
如何解决城市内涝困局,专家认为应当理念与规划先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排水系统是维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扭转‘先地上,后地下’的城市开发建设理念。”市规划编制中心主任廖敏超表示,目前我市正在抓紧编制“市区排水专项规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此前市规划局已经对市区地下管网进行了全面普查。
廖敏超透露,在新修编的排水规划中,将吸取蓄水排涝理念,强化城市防洪排涝与水生态的有机结合,如道路建设多用透水性材料,结合绿化或城市广场建设部分地下蓄水池。
目前市区正在逐步实施“引水入城、截污纳管、景观提升”等三大工程为主的水系改造项目,力求构筑较为完善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让城市不再怕水。市区紫荆路、浮石路一带原先经常内涝,去年在对排水管实施迁移提升后,这一地区内涝情况明显好转,相信随着更多城市排涝项目在“五水共治”行动中逐步上马启动,衢城“水城”的印象将真正定格成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