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盐的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但企业要发展,如何破解这样的难题?早在2010年,海盐就开始探索以专利权作为抵押来为企业融资,自从2012年7月海盐作为嘉兴市唯一和浙江省首批专利权质押融资试点县以来,全县的专利权质押融资步伐加速,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以专利作为融资的突破口获得金融支撑,从而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科技创新。
以拥有核心技术的专利权作为支点,就可以撬动金融资本投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这就意味着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广,也更容易了。记者从海盐县科技局了解到,目前共有14家企业通过这一方式累计成功贷款3380万元。企业通过以专利权作抵押,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政策在不经意间又激活了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密码,为海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嘉兴市佳乐科仪有限公司是全县第一家参与专利权质押融资和融资额最多的企业,累计贷款1500万元。这些贷款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也帮助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品研发,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公司连续几年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保持高速增长。
海盐众兴电子有限公司依靠“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专利技术,成功拿到300万元贷款后,及时解决了资金问题,并新增了两条生产线,添加了生产及检测设备。另外,作为全县专利权质押融资的一匹“黑马”,浙江创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连续两年凭借两项专利技术获得贷款750万元,凭借这笔贷款,公司又继续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力度。在海盐,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贷款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
“以前企业只能用房产、设备等硬件作为抵押,到银行进行融资贷款,但这样的贷款模式对广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并不是最适合的。”海盐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专利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最大优势,专利权质押融资也被认为是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和方向,让企业的“知本”转化为“资本”。相比其他企业,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更具发展潜力,这在无形之中也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因此近年来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模式也颇受海盐各大银行的欢迎。
企业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主体,而专利和知识产权的多少则最能直观反映企业和地区科技创新的水平。在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带动下,海盐企业越来越重视专利发明的申请,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也日益增强,去年海盐共完成专利申请147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69件,专利授权1265件。海盐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贯标试点单位验收,成为全县第一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浙江七丰五金标准件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企业被认定为市专利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