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们在柯城区采访庙源溪改造治理工作,临走时真诚向受访村民表示谢意。“不用谢,应该谢谢你们。”65岁的杜石朝说,“你们来搞设计(指庙源溪改造治理),是为了方便我们。”
老人领会错了我们的身份和来意,但他的话让人感慨。让河水变清变美,无疑是众多杜石朝们的期待。
小河的眷恋和忧伤
小河承载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有小河,就有回忆,就有乡愁。
“我30岁以前,大家都在这条河里洗澡,也在河里挑水吃。”九华乡新宅村村民、60岁的郑严利回忆说。庙源溪从上游流淌下来,从郑严利的房子旁穿过。主流长20多公里的庙源溪,发源于九华乡坞口村,流经九华、万田两个乡,沿途汇集了大候源、箬溪等溪流,然后汇入衢江。
有山有水,正应该是优美的人居环境。然而村民们反映,近30年来,特别是最近十来年,各种垃圾、养猪污水都往河里排,河道变脏了,河水也变臭了。
站在新宅桥上一眼望去,庙源溪上游曲折的河道、大块的漂石非常漂亮。但细看之下,却让人怅然。从上游的云头堰沿河道一路向下,直到下游万田乡下方村近河口处,河道近期虽经一些清理,但仍不时可见一堆堆的建筑垃圾和各种生活垃圾。
小河为什么忧伤
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在不少地方,河流成了天然垃圾场,庙源溪是其中之一。
河道成为垃圾场,问题在河里,根源在岸上。
一是河流周边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庙源溪上游的九华乡,全乡人口仅2万余人,生猪饲养量则超过7万头,下游万田乡也是生猪养殖大乡。一些养殖户图省事,把生猪排泄物直接排放到了溪流中。
二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以前收集起来作为炊事燃料或农家肥的垃圾等废弃物,现在真正成了污染环境的垃圾。
三是部分农村垃圾清运难,农民卫生习惯尚未养成。垃圾难以及时转运处理,一些村民便将垃圾倾倒河道中。河道越脏,村民越把它当作垃圾场。
打造最美生态景观河
如何化解乡村河道污染之痛?柯城区提出了综合整治的思路,打造最美生态景观河。
庙源溪河道综合整治,是他们的开篇之作——不仅治水,还将与休闲旅游、健身结合起来。规划中,一条沿河岸修建的游步道从河口一直延伸到九华山脚下,连接起两岸的村庄和灵鹫寺、龙源寺、梧桐祖殿、荥阳侯夫人方氏墓、邵氏读书台等人文历史遗存。同时,通过河道清淤清障、护岸堰坝整治美化等,将一条上游拥有丰富漂石资源、下游拥有天然红砂岩河滩的溪流的原生态,以更美丽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以后,城里人休闲健身,沿着河岸游步道骑车、步行,就可直达九华山。”柯城区相关人员说,这也拉近了城与乡的距离。沿途的一些亲水景观,吸引游人慢下来、停下来,还可以为庙源溪两岸的乡村带去发展生态农业、农家乐等方面的商机。这样,沿岸乡村就会更自觉地投入到保护这条能致富的生态之河中去。
柯城区已经展开了美好蓝图:在完成庙源溪两岸500米范围内生猪禁养的同时,将在今年4月底前再完成九华、万田两乡生猪禁养。同时,以庙源溪综合整治为新起点,每年改造2条小流域,3年改造6条小流域,争取让条条小河都成为生态景观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