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挑选运动员,我去年走了包括于洪区、铁西区以及法库县等地的20个小学,都没找到有精气神的孩子。”“班级组织扫除、扫雪,总有几个小胖墩刚干点活儿就大气直喘。”1月11日,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审议中,一些代表对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颇为担忧。“孩子们要么学琴学画,要么手机、ipad不离手,总坐着不运动,何谈强身健体呢?”为此,许多代表联名建议,应采取指标检测、增加户外活动课等方式增强中小学生体质。
亲历9个“苗子”只留下3个
从事体育事业11年的市人大代表、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一级教练高红苗,每年都会去一些学校挑选运动员。 “5年前,我不愁没有学生,一带就是二三十人。但这两年越来越难选,放眼望去,孩子们都没精打采的。去年走了20个学校,就挑出9个,结果只留下3个‘运动苗子’。”她表示,经过对所挑选孩子的综合身体监测,发现他们脂肪含量高、肌肉能力差。近两年,高红苗走访了近50所小学,发现孩子们的身型越来越胖、“小眼镜”也呈上升趋势,这导致学生动作笨拙,协调性、平衡性很差,也有身体瘦长的,但多是软弱无力型。
市人大代表、第43中学校长苏虹表示,她常常在学校里看到,班级组织大扫除或是冬天扫雪时,几乎每个班都有三五个“小胖墩”刚干一点活儿就大气直喘,体育课跑步时也落在最后面。“现在的孩子吃得好,吃得也随意,小胖墩越来越多,越胖越不爱动,真是挺令人发愁。”
问题忙学习忙兴趣,忽视了运动
高红苗分析,孩子们之所以体质下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大环境的应试教育。由于家长过分注重文化课成绩,导致孩子学习负担很重。二是多数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有时体育课少,在教学中怕出现意外伤害,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得太少。三是家庭方面,家长过度重视发展孩子绘画、音乐等方面的兴趣,大多数时间都用来补习,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车接车送,孩子运动时间就更少了。
建议可设立学生身体检测指标
“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的身体素质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身体素质强了,他的意志力、智力也会得到锻炼,如果现在就透支了孩子的身体,还谈什么未来?”高红苗建议设立监督机制,教育部门不应该只考核学校的成绩,也应该考核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年至少要有一次学生身体素质的检查评估,记录在案。同时联合体育局共同设立检测体系,确立符合中小学生身体状况的检测指标。
市人大代表、皇姑区教育局局长郭振杨建议,学校适当填补体育教师不足的现状,杜绝因补课而占用体育课的情况。同时应跟踪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情况,“比如入学时做体质测试,制作健康卡,每年跟踪监测,一旦发现有下滑的苗头,立即督促他锻炼身体。”郭振杨表示,今年皇姑区将设立三四所中小学作为试点,希望能为增强青少年体质提供一些调研数据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