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313.5米游在深海 中国完成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4-01-13 08:46:08

1月11日23时40分,“双猛一建”(胡建、管猛、董猛)进入潜水钟。金国安摄

  核心阅读

  12日5时9分,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圆满完成。我国饱和潜水海上作业再创深度新纪录,达到313.5米,标志着我国饱和潜水作业技术的实际能力已跻身于国际水平。

  实验过程

  12日1时40分,潜水员钻出潜水钟,进入海底探摸巡查

  1月12日零时,北纬20度35分、东经115度18分的南中国海海域,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在指定船位上。上海打捞局饱和潜水员胡建、管猛、董猛三人搭乘的潜水钟与饱和舱分离入水,零时50分,潜水钟下放到了300米深的海底。

  1时40分,胡建打开潜水钟底部的门阀,下到了海里;之后,管猛、董猛分别钻出潜水钟,进入海底探摸巡查,巡回潜水深度达到313.5米。5时9分,3人乘坐潜水钟“电梯”安全返回到甲板上的生活舱里。按计划,早上8时,李洪健、罗小明、谭辉三名潜水员乘坐潜水钟再次下水,进行了第二钟下潜巡回作业。目前,6名潜水员在生活舱里减压,预计24日出舱,回到正常的生活环境中。

  据悉,1月9日13时,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上,6名饱和潜水员依次进入潜水系统的生活舱。舱门关闭,控制室工作人员向生活舱注入氦氧混合气体开始加压。10日上午,生活舱内的6名饱和潜水员完成第一阶段200米深度加压;当天下午,继续注入氦氧混合气体,开始向第二阶段250米深度加压。当日18时,“深潜号”从深圳赤湾码头驶向南海海域指定地点,执行中国首次深海300米饱和潜水作业。

  舱内生活

  呼吸氦氧混合气体,味觉变迟钝,冲马桶需有地面指令

  300米饱和潜水现场总指挥郭杰介绍,在300米海底,潜水员承受的压力是地面的30倍。作业完成后,需要在减压舱里过11天,才能完成减压。其间,潜水员的生活与常人有很大的不同:

  常人呼吸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混合体,呼吸过程是几乎没有感觉的轻松行为。300米饱和潜水员带队负责人胡建说,饱和潜水员呼吸的气体是由氦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体,氦气多,氧气少,混合的比例因海深不同而不同。呼吸过程倒不困难,但声音变得像鸭子叫一样。

  潜水员吃饭也与常人不一样。饭菜要通过生活舱上的一个圆柱一样的洞送进来。不能吃硬的,会损伤牙齿;不能吃黄豆等容易放屁的食物;不能吃萝卜、韭菜等味道重的食物;米饭、馒头需要使劲咀嚼,才能吃下去;味觉变迟钝,饭菜吃不出咸味来;要多吃牛排、鸡鸭鱼肉等高热量食物。

  6个人挤在长11米、宽3.8米、高3.5米的生活舱里。没有白天黑夜的感觉,睡觉不能关灯,以便地面上的监控室随时监控着潜水员的生命安全。由于容易疲劳,潜水员一天要睡12个小时以上。

  潜水员如厕、洗澡都在生活舱里,如厕、洗澡前后都要向地面监控人员报告。地面监控人员发出指令,潜水员才可放水冲马桶,并关上放水阀门。然后,地面人员再打开另一个阀门,把污物排到一个圆筒内。这样做的目的是,绝对保证生活舱里不出现漏气现象。

  生活舱里保持38摄氏度至40摄氏度,潜水员在舱里穿着短袖衬衣等宽松的衣服。下海作业时,穿的是“热水服”,流动着热水的水管密布在衣服的各处,以抵御海水的寒冷和补充潜水员呼吸而被带走的热量,保持潜水员的正常体温。

  

 [1] [2] 下一页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