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网友发微信举报“霸王车” 司机被罚200元记2分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2-30 09:03:12
  突然穿插加塞,不但会让正常开车的司机吓得一跳,而且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淮安市交巡警支队了解到,淮安一名网友通过微信举报一辆车存在不按正常顺序行驶、穿插加塞行为,经警方调查核实,昨天上午,加塞车辆的驾驶员赵某被罚款200元并记2分。

  网友微信举报,加塞司机被罚

  据警方介绍,12月22日下午4点35分,网友“Spring”通过淮安交巡警支队“乐行淮安”微信反映,当天下午4点半左右,在淮安市淮海北路与漕运东路路口由东向西方向,一辆依维柯车不按顺序排队行驶,穿插加塞,并附有照片,希望交巡警查处该不文明行为。

  接到微信举报后,淮安交巡警支队非常重视,立即要求有关部门抓紧调查,严格依法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淮安交巡警一大队民警调阅周边道路的监控资料,查询比对并联系到依维柯车的驾驶员,通知对方到淮安交巡警支队一大队接受调查。

  昨天上午,依维柯车的驾驶员赵某前往淮安交巡警支队一大队接受调查,并承认了自己在12月22日的交通违法行为。目前,淮安交巡警支队一大队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和《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规定,已对驾驶员赵某穿插排队等候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处以200元罚款并记2分。

  真能举报违章?

  举报处罚已20多起

  微信也可以举报交通违法行为?驾驶员应该如何使用这一举报途径?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淮安市交巡警支队法制宣传大队了解到,市民可以通过加该微信为好友的方式进行违章查询、举报,双方还可以互动提供、查询实时路况信息,该大队张大队长告诉记者,市民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微信举报交通违法行为,有人通过该途径举报开始于今年3月份,到目前已举报、处罚20多起。

  需要哪些证据?

  时间路段和照片

  张大队长告诉晚报记者,市民在驾车时可以通过车载记录仪录下前方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等回到家或到办公室后,将记录仪视频截图,通过微信公共账号查询“乐行淮安”,加为好友后,将清晰的截图照片发至微信即可。张大队长提醒市民,在通过微信举报交通违法行为时,一定要写清楚具体时间、路段以及违法车辆的行驶方向、车型、车牌。

  只要举报就罚?

  警方会调监控的

  那么,警方会以举报人的所谓证据为处罚依据吗?据了解,警方接到举报后,会对路面监控进行调取查证,如果被举报车辆违法行驶路段没有监控,警方将根据举报人提供的行车记录仪视频以及被举报车辆驾驶人询问笔录进行比较,最终确定被举报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张大队长特别提醒市民,如果所驾车辆没有安装行车记录仪,千万别在行车过程中用手机拍摄违法交通行为,但在停车等候信号灯时则可以。

  微信查曝光:多市已开通,南京还不行

  除了举报功能,淮安交巡警微信还有查询违章的功能。只要你打开微信写下:我想查询违法信息。很快,手机就会显示回应:查询违法请提供发动机后4位数字与车牌号码。

  据了解,不仅是淮安,江苏的无锡、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扬州、泰州等地,如今都可以通过微信来查询车辆违章。不过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尚未开通此类查询方式。

  “如要查询南京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可以登录南京交管在线。”交管人士表示,除了交管在线可以随时查询外,像闯红灯、监控抓拍的违停、闯单行线等行为,也会在数日内通过短信发送到车主手机。这位人士特别提醒广大驾车人,不要随意透露车牌号或发动机号。

  对于曝光罚款的缴纳方式,驾车人可以前往建邺区庐山路58号交管业务综合服务大厅、312国道南京车管所等众多交通曝光处理窗口接受处理,然后通过指定银行缴纳;也可通过“交管在线”网站查询车辆曝光电子监控编号,然后登录工行个人网上银行自助交费。“如果有新的查询及处理曝光的方式,我们肯定会提前发布。”这位交管人士说。

  对于车辆违法“随手拍”,记者也从南京交管部门了解到,他们目前尚未开展此项活动。不过,辖区交警大队曾通过微博开展过此类活动,鼓励网友随手拍交通违法行为。但是,对于网友上传的照片,不作为处罚的依据。

来源: 扬子晚报 作者: 通讯员 张军 田勇 记者 朱鼎兆 郭一鹏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