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2.zjolcdn.com/pic/0/15/26/23/15262378_816473.jpg)
历经四百多年风雨,石牌坊仍完整无损,这是浙江省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石牌坊。
独山村,位于遂昌县焦滩乡乌溪江畔(仙霞湖最南端)。
1991年,浙江省政府公布独山村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是我省首批四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2013年,独山村上榜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而她默默驻守在时光里,正如它的名字气韵高孤,不染一点商业气息。我每次踏进村庄,一种静谧、遥远的气息立刻就包围了过来,有时光倒流之感。
独山村就像坐在交椅里。村庄海拔258米,坐东朝西。两边的“扶手”是海拔800多米的青山,“后靠”高耸叠翠,海拔1200多米。
村前的独山,高出村庄90多米,像一座屏风,把村子隐在山后。村口有古樟遮蔽,从外面见不到房子。
南宋绍兴年间,松阳县古市卯山后村叶法善的后裔、北宋尚书叶梦得的曾孙叶峦,相中这块风水宝地,迁来独山,始成村落。
明嘉靖二十年(1541),村人叶宪,在村南北建寨墙。北面有乌溪江渡口天然屏障,寨墙不设门。南面通大路,设南谯楼守卫。这样,独山村自成防卫体系,人称“深山古寨”。
古时,独山村有三条平行的南北向街道。最前面一条街即今祠堂前的街,规格很高,赤脚或穿草鞋的人不得经过。如今,登上独山俯视,三条街仍依稀可辨。
古色古香明代一条街、明隆庆三年(1569)石牌坊、始建于明代的叶氏宗祠、清晚期葆守祠、清乾隆十年(1745)旌节牌门,村里都是一幢幢古民居……
村南边,红色花岗岩的牌坊,三间四柱五楼,歇山顶,飞构翘角,脊顶龙鱼纹饰,额坊浮雕龙凤瑞兽,工艺精湛,实属罕见。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村人叶以蕃,殿试得中第二甲一十九名进士,官至工部营缮司主事。大山深处一个小村庄,出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令人肃然起敬。
嘉靖四十五年(1566),叶以蕃病逝。隆庆三年(1569),遂昌知县池浴德建此石牌坊,两面中部刻“洊膺天宠”四个大字,下沿刻“封工部营缮司署员外郎事主事叶弘渊由子以蕃贵立”22个正楷小字。洊(屡次)、膺(承受),以示叶氏家族再受朝廷恩宠之意。
历经四百多年风雨,石牌坊仍完整无损,是我省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石牌坊。
200米的古街,不仅明代格局依旧,而且木雕、砖雕、石雕都很精细。路面及路边墙脚用石板和卵石铺砌,像士兵队列般整齐。
叶氏宗祠始建于明初,雍正年间重建,后又扩建中堂、前堂及两厢。前堂设戏台,台后为戏房。门前石狮子和旗杆礅石雕图案具明代风格,花岗岩上青苔已经发黑,见证着历史。
与叶氏宗祠相邻的葆守祠,建于清晚期。
从前,村里有对叶姓夫妇,不惑之年才得一子。可惜小孩子四岁那年,夫妻重病双亡,临终前把小孩子托付给贴身妹姊(丫鬟)。妹姊含辛茹苦抚养小官人,小官人长大后考取功名做了官。为报答养育之恩,建此“葆守祠”。
街上有一个很显眼的旌节牌门,建于清乾隆十年,系叶姓大屋门墙。上额枋高浮雕凤凰牡丹,下额枋高浮雕麒麟献瑞,雕功十分精细,保存基本完好。
古街北头,土地庙里一棵金桂,一棵罗汉松,树龄都在400年以上,枝繁叶茂,是村里的风水树。
南寨门的南谯楼和寨墙仍岿然屹立着。
村里还有叶尚同民居、财神庙、南宁社、明代古井、栖灵岩摩崖等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在遂昌创作不朽名著《牡丹亭》。万历年间曾任遂昌知县五年,他清政惠民,深受百姓爱戴。
万历二十二年(1594),独山村叶澳考中举人,与汤显祖结为至交。叶澳弟弟叶梧、叶干都拜汤显祖为师,后来都考取了功名。
汤显祖与叶氏三兄弟交往频繁,他们同游名胜,留下诸多诗文。汤显祖还为《平昌独山叶氏宗谱》题写了叶梦得《像赞》、撰写《谱序》。
汤显祖辞官回乡后,叶氏与他书信频传,互相思念和牵挂。叶氏兄弟多次到江西临川探望汤显祖。
二十多年来,我曾多次访独山。村民对游客已经熟视无睹,他们依旧晒着他们的太阳。转角处,每每遇狗挡道,看你两眼,也不躲开,该睡还睡。
最近,遂昌县欲启动“独山国际艺术文化村”项目,投资5个亿,将独山古寨打造成融古建筑观光,文化交流、艺术展示、农耕体验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区。
焦滩乡另一个特色旅游品牌——焦滩鱼头也远近闻名。但凡到遂昌的游客,大多会慕名前往品尝。
从遂昌县城出发仅40分钟,从独山坐车还不要10分钟,就到焦滩鱼头一条街。这里13家鱼头馆,面对仙霞湖一字排开。
老肖焦滩鱼头馆是焦滩鱼头鼻祖。1984年,村民肖立雄开了一家小吃店,乌溪江水库里大头鲢鱼头大又新鲜,价格比较低,客人要求他帮忙烧制。
先试着用菜油文火煎至外焦里嫩,后来又加了自制的豆腐和黄瓜,又试了薄荷叶……味道也就越来越好,老肖的鱼头不经意慢慢出名了。
今年36岁的肖建富,因小儿麻痹症落下双腿残疾。中专毕业后,从父母手中接管了鱼头馆,潜心钻研厨艺。
2010年,村边石王公路拓建通车,游客多了。“即使厨艺再好,单家独户小本经营难成气候,如果拢指成拳,效果就会不一样。”肖建富向村里建议兴建“鱼头一条街”。
2010年底,13家鱼头馆统一开张。除了3家“老字号”外,其余10家都是新手,他们对如何烧制“焦滩鱼头”一无所知。肖建富当免费培训师,只要有人学,他都不厌其烦地教。半年后,个个都成了“烹饪土专家”,焦滩鱼头被烹制得鲜嫩爽滑。
经营户曹万春说,原来店里生意不好,经肖建富指导,现在每月净收入也超过了2万元。
“现在到村里吃鱼头的游客,一个月少说也有5000人,义乌老板还专门开车来吃鱼头呢!”年过花甲的村民傅新法说,街上人气旺了,过去不起眼的山货也值钱了,平时晒的、腌的土货,全都给游客买光了。
遂昌县授予肖建富“创业致富带头人”牌匾,焦滩村“鱼头一条街”也荣获移民创业示范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