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湖南高校跨年交学费打9折 校长:怕学生乱花钱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2-18 10:26:01
   “双十二”期间,商场、电商争相打折促销。近日,株洲网友周同学向湖南消费投诉网( http://315.voc.com.cn/ )记者反映,她所就读的湖南电子科技职院竟然也推出过学费打折“促销”政策,鼓励学生跨学年缴纳学费。此外,周同学反映学校还存在延期发放助学金、用助学金抵扣学费等问题。

  投诉

  湖南电子科技职院预交学费有折扣

  12月9日,曾在湖南电子科技职院就读的周同学向记者反映,她的母校存在促销收取跨学年学费、延期发放助学金等违规行为。

  2012年下半年,周同学向学校申请了2013年度三等国家助学金,但直至今年6月份毕业助学金也没有发放。12月,学校通知周同学去领取助学金,在领取现场她又被告知助学金已经发放完了。

  周同学告诉记者,在申请助学金的过程中,她了解到,很多曾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的同学,申请到的费用都被班主任老师强制抵扣了学费,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当天,班主任直接把抵押学费的凭据交给学生,助学金和奖学金并未发放到学生手上。

  “最搞笑的是,这学年还在读,学校就开始向学生收取下一学年的学费了,为了鼓励大家提前缴纳学费,学校还开展‘促销’活动”,周同学告诉记者,从入校开始,学校就有“学费促销”政策, 5月份以前缴下学年的学费,可减免10%;5月份缴可减免8%;6月份缴可减免6%。而这种“跨年促销”政策,到今年周同学毕业,一直都存在。

  调查

  “学费打折”成传统网友调侃似非法集资

  记者在湖南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百度贴吧内发现,不少的同学都在抱怨学校延期发奖学金、助学金,学费打折的事情,一位网名叫“xiao178cn”的学生戏称,学校的特色就是“学费打折,助学金延迟发或者不发”,甚至有同学指责学校预交学费是一种非法集资行为。

  记者通过百度搜索“湖南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费打折”的关键字,发现有不少的媒体此前都报道过相关情况,也有不少学生在论坛上抱怨学校“学费打折”的问题。

  12月12日,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建筑专业的张同学告诉记者,学校“学费打折”的情况一直都存在,由于提前交学费能省1000多元,班上不少同学都选择了提前缴学费。

  回应

  预交学费系家长申请学费打折是对学生的回馈

  12月9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刘建芳副院长,他表示,部分学生家长考虑到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太多,又怕孩子乱花钱,主动向学校申请提前缴纳学费。由于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学校才推出了这样的预交学费优惠政策,预交学费都是本着自愿的原则。

  刘院长还说,国家助学金都是每半年发一次,款项到位后学校资助中心会立刻通知学生领取,每年6月份都是发放上半年的助学金,由于学生毕业离校较早,所以助学金的发放存在延期的情况。毕业后异地工作不能返校的学生,学校会让辅导员逐一通知,并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补发。

  就学校用奖学金、助学金强制抵学费的问题,刘院长表示,学校不存在强制抵学费的行为,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发放后,学校会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很多家长怕学生乱花钱,都会主动要求老师将奖学金、助学金用来缴纳学费,这都取得了部分家长和同学的同意。

  湖南省教育厅

  学费预交、打折系违规助学金每学期末发放

  12月10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一名姓周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学费都是按学年或学期收取,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学校,都不得跨学年预收。学校出现的“学费预收”、“学费打折”、“扣押学生助学金抵学费”的现象都属于违规行为。

  12月9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湖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一位姓谭的工作人员,她表示,目前,国家的助学金发放都是按照申报、审批这样的流程,助学金的发放分两次,一般都是在学期末发该学期的助学金,不会出现延期半年的情况。

来源: 华声在线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