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8日讯35年前,义乌人方达君还没有出生,他父亲方豪龙还在用脚丈量着江西的角角落落。每逢过年,人家杀鸡杀鸭过新年,而方豪龙却挑着担子在他乡走街串巷,用红糖去换取鸡毛、鸭毛。
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改革开放的35年中抓住了机遇。于是,这户义乌人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义乌曾位列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县造就成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这35年中,义乌市场历经六次易址七次扩建,从“拨浪鼓和货郎担”打江山到大做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面向全球发布“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
在义乌现象的背后,是一个个像方豪龙这样的创业者,他们起早摸黑摆地摊,不辞辛劳办工厂,任劳任怨看摊位……
如今,老一辈的义乌人把市场的商铺交给了年轻一代打理。两代人之间不仅传承着业务,还有对义乌小商品市场未来的期待。
父亲方豪龙:历经义乌市场六次变迁
上世纪70年代,每年岁末,方豪龙都要挑着他的担子,摇着拨浪鼓去江西。“年底,他们那边杀鸡杀鸭比较多,用红糖去换鸡毛、鸭毛,生意多,一直要到正月底才能回来。”
那两三年,方豪龙的春节都是在外乡走街串巷中度过的。
到80年代,方豪龙舍下才两岁多的孩子,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到了内蒙古,做的是摆地摊的小买卖。“当时卖的是都是小商品,义乌货,比如扎头发的皮圈、针线、钮扣等。”
当时,虽说已经改革开放,但农民从事各种副业还是会碰到不少限制条件。对于方豪龙来说,那些年来,钱虽然是赚到了一些,但都是苦出来的。
后来,孩子开始读书,方豪龙也开始厌倦在异乡谋生活的日子,决定回到义乌创业,就到了小商品市场。
最早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是棚架式的,在新马路一带。钢骨棚架撑起个摊位,水泥板做柜台,蓝色玻璃瓦盖顶,市场内卖的东西很杂,主要有服装、尼龙袜、针织内衣、小百货等。
很多像方豪龙这样在外乡讨生活的义乌人回到家乡,加入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大潮中。80年代末,第三代义乌商品市场建成开业,经营行业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当时的市场里,一半面积经营服装,一半批发小百货。后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面积不断扩张,篁园路的热闹劲儿就是那时候起来的。
方豪龙做的是饰品生意,从广州进一批半成品,然后自己贴上五颜六色的钻饰,再卖到市场上。“当时市场内摊位就六七平方米大小,很多东西放不下,如果有客户来谈生意,市场里也是吵得一塌糊涂,所以我们在市场周边租了一个店面,差不多有三十来平方米。”
在他的记忆中,当时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集聚效应已经出来了,即使新店面租在外围,并非在市场内,也能感受到很强的辐射效应。后来,从篁园市场到福田市场,方豪龙一家人每天都忙碌在摊位前。
1994年,他在老家办起了一家饰品工厂,最早雇了二三十人,从广州高薪请了工艺饰品设计打板师傅。后来,工厂发展到了100来个人,年销售额达到了两三百万元。
儿子方达君:把生意从市场做到网上
2001年,方豪龙“80后”的儿子方达君毕业,决定跟着爸妈学做生意。当时家里的状态是,方豪龙负责产品开发和生产,而方达君的母亲每天在市场里做销售。
2005年,方豪龙决定退休,把生意交给儿子。虽说如此,但他还是每天帮儿子盯着工厂的里里外外,之后才逐年放手。
多年后,方达君的永吉饰品,从父亲手上接班时的100多人,发展到了三四百人。其中有10名设计师专门搜罗国内外流行的元素进行产品开发,然后由50多人的样本生产团队,把这些设计图纸做成新饰品样本。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一套,方达君对于接手过来的家族生意有着自己的想法。一般来说,老客户的订单比较稳定,市场内找上门来的新客户也相对有限。最关键的是,年轻人并不习惯传统的“坐商”方式。
“我们是阿里巴巴诚信通的第一批用户,他们上面有模板,我们只需要把商品放到这些模板内就行了。可惜的是,阿里巴巴早年并没有带来多少生意。”
方达君说,很多客户对网上展示的产品不放心,宁可跑到市场里来订货,还是觉得眼见为实为好。
后来,随着外贸订单的增加,方达君有了新的想法,在阿里巴巴上做了英文界面,还做了英文版的公司独立网站。“以前我们都是内销订单,客户会提前打款,但每次的订货数量不多;而外贸订单量大,却没有预付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外贸订单更有利润空间,再加上早期的外商都非常诚信。”
之后,随着展会经济的出现,每年的“义博会”,方达君都会组织人手参加。他还看中了网上展会的场,他认为,实体市场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电子商务今后肯定会有大发展。
从阿里巴巴批发,到加入“义乌购”,方达君一直努力尝试在电商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如今,他还特意投资开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并注册了一个叫“苏馨饰品”的商标。
关于网上市场的观察,他还在继续。“比如APP这样的移动客户端,我觉得都会有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