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改革谨防劣币驱逐良币
IPO注册制改革的大方向确定以后,市场中出现了一种奇谈怪论,认为以后只要信息披露合规就可以了,不管是绩优股还是垃圾股都可以上市,由投资者自己对上市公司的价值进行判断,绩优股卖高价,垃圾股卖低价。这种论调真让人吃惊,如果注册制改革真是这样的发展方向,那么IPO必将走入死胡同,最终将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垃圾股未必卖低价
IPO注册制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认识。监管部门的表态是将重点审核信息披露的合规性,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作判断。市场各方对此解读为公司的盈利能力不重要,只要如实披露就可以了,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么垃圾股只要如实披露也可以上市。现在市场中存在一种对核准制莫名其妙的对抗的情绪,认为注册制改革就是对核准制的颠覆,对监管部门的审核行为全盘否定,认为IPO是市场行为,市场的事就应该全部交给市场去应对,让投资者自己作出选择。
这种论调背后的逻辑就是证监会不再为上市公司
的盈利能力背书,公司上市以后业绩变脸,或者垃圾股卖出了高价,风险都由投资者自负。如果注册制改革的结果是这样,那么投资者又能从改革中得到什么呢?难道是多了一些垃圾股可供选择?股市任何一项改革,如果不能让投资者得益,只能说明改革方向已经跑偏了。投资者在股市中投资,政府必须履行基本的监管职责,保障投资者的基本利益。A股市场现在并不缺乏上市公司,没有任何理由允许垃圾股上市,很多基金经理感叹A股市场的好公司不多,能够长期投资的股票不多。如果IPO注册制改革以后垃圾股成批增加,A股市场的前景堪忧。
指望投资者理性对待垃圾股上市,给垃圾股较低的估值,这是痴人说梦。垃圾股既然可以上市,那么投资者当然也可以炒作。A股市场投资者更关注的是交易性机会,当市场炒作垃圾股时,只要能够产生赚钱效应,投资者就会跟风。一旦垃圾股炒高产生了示范效应,以后垃圾股上市的估值就会越来越高。当炒作垃圾股的赚钱效应超过绩优股时,投资者就会抛弃绩优股而去追逐垃圾股,就像A股市场会周期性出现炒作ST股的热潮,结果是垃圾股未必卖低价,垃圾股的估值甚至可能高于绩优股。长此以往,绩优股在A股市场的处境反而不如垃圾股,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不能让垃圾股泛滥
目前市场中关于IPO注册制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很多人是从核准制的对立面来理解注册制的,认为核准制要审核,注册制就是不要审核。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IPO注册制的内涵先搞清楚,统一认识。
很多人言必称美国IPO的注册制,似乎美国对IPO是来者不拒。其实美国IPO注册制也要审核,包括由内而外的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美国证监会的发行审核,核心是“审”(严格审核),但不“否”(不因质量优劣而否决申请);第二层面是交易所的实质审核,核心是“双否”,即对首次上市和维持上市地位(反面即退市)运用实质判断和行使否决权;第三层面是作为证券准入市场整体的“注册制”,包括占市场主导地位的理性投资者队伍,无处不在的集团诉讼、无孔不入的做空机构、有效到位的民事救济等。由此可见,美国IPO注册制比中国IPO核准制还要严格。
IPO注册制改革不能也不应该允许垃圾股泥沙俱下,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允许股市中垃圾股泛滥。就A股市场的实际情况而言,核准制下上市的本来应该都是绩优股,可就是这样,还是产生了那么多的ST股。如果从IPO上市时就是垃圾股,再加上由绩优股蜕变的垃圾股,A股市场的垃圾股岂不是要泛滥成灾?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IPO都是有门槛的,只不过门槛有高低,限定的内容有不同。美国IPO并不是想上就能上的,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中概股要大费周章借壳上市呢?直接IPO岂不是更好?这说明美国IPO的门槛不低。再从不少中概股遭遇浑水、香橼狙击做空来看,中概股上市以后的日子更难过,逼得一些中概股主动谋求退市。这就是美国股市的市场机制发挥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才能归市场。
有人说注册制改革后对IPO实行宽进严管,果真如此是不负责任的。不要说A股市场现在是退市难,就是将来实行铁腕退市,这种先大量放进垃圾股然后再来清理的做法都是对A股市场的极大伤害。A股市场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每一次折腾,利益受损的都是投资者。IPO注册制改革不能让垃圾股泛滥,这项改革不能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