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2时40分,下课铃声响起,回荡在平均海拔650米的衢州柯城区七里乡的山岭间。鹿鸣小学七里校区热闹起来,五、六年级的孩子,手握竖笛,冲出教学楼,欢快地跑过操场,奔向下一课堂——三楼的音乐教室。
教室里,余国强老师面带微笑,和蔼地看着一个个气喘吁吁的孩子陆续跑进教室。来不及站稳,大口喘着气,孩子们就先喊一声:“余老师好!”几个淘气的孩子,口含笛嘴,深吸一口气,“呜……”吹一个长音,以此平息喘气。
余国强曾在衢州婺剧团工作,有40多年的器乐演奏和教学经验。今年9月,衢州通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七里小学的每个孩子买了一根竖笛,并与余国强签下一份协议,今后3年,聘请他给孩子们教竖笛,每周4天,每天两堂课。
看孩子们调整得差不多了,余国强收起笑容:“好,开始练习!”3名孩子在黑板前敲起大小军鼓,和着鼓声的节拍,站成5列的孩子们,指按笛孔,开始吹奏音阶1、2、3……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如此循环往复,节奏则由缓到快。
十来分钟后,孩子们开始有些接不上气了,有的偷偷把嘴移开换气,有的暂时咬住笛嘴不吹充数,还有的闭目、耸肩、抖腿、左右摇摆,以继续坚持费力的练习。一滴一滴的唾液,如汗珠般从竖笛底端掉落在他们的脚前。
余国强走入队伍中纠正大家的姿势,转了一圈后笑着对记者说:“练习比较乏味。学了快三个月,也能演奏三五支曲子了,但我不要求他们曲子吹多好。现在就是给他们打基础,把气练好,培养音准和节奏。有了这些基础,以后换学其他乐器就容易了。”
没有专业的音乐和美术老师,七里小学的125名孩子艺术素养极度欠缺,这正是余国强受聘到学校任教的原因。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常常能听到大自然高山流水的美妙声音,却不知道如何欣赏、感知律动的音符。
约半个小时后,枯燥无味的音阶指法练习终于结束,孩子们开始演奏简单练习曲和《让我们荡起双桨》,大家又劲头足起来了。悠扬的笛声从教室飘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跃满山梁。
练习结束,孩子们准备散去,接下去一堂课要交给二、三、四年级的孩子。我拦下一名孩子问:“不停地吹,是不是很无趣?”这名五年级的小男生绽开笑容大声说:“不无趣!刚开始学不会的时候觉得很烦,现在我们最喜欢上竖笛课。”
其余孩子围拢过来,纷纷抢着表达对音乐课的喜爱。“以前我们没有音乐老师,音乐课都不上。”“放学后我都会自己再练半小时。”“我想学葫芦丝,像我衢州城里的堂哥一样。”“我想学古筝,但是太贵了,我都没见过真的古筝。”
离开学校时,七里小学负责人吴志坚说,山里孩子艺术培养的投入几乎为零。父母在外打工不重视,山区学校难以配备专业的艺术老师,孩子很难接触艺术熏陶,与城里孩子的差距非常大。上过竖笛课后,孩子们都希望电视上见过的诸多乐器,可以一一摆在他们面前,还有专业的音乐老师,会手把手悉心地教授他们演奏,带领他们走进音乐殿堂。
从七里乡到衢州市区,下山的路弯弯曲曲绕了一个小时,耳畔依然回响着孩子们的笛声。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艺术素养的提升不可或缺。对山区孩子的帮扶,物质方面已经得到重视,但农村孩子艺术素养的提高,还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教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