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波图
读者夏女士反映,每到年末例行整理家庭小药箱时,都会发现不少过期药品,便宜的几块钱一盒,贵的几十元一盒。药物过期只能扔进药房回收箱,想想也蛮浪费。
夏女士说,周末在家清理出一大袋过期药,这些药大都是医院配的。分析过期原因,主要是每次就医时医生开药过多,未等吃完病已痊愈。尤其是一些偶发性疾病,有时少量服药即可痊愈,剩下的就再无用处。就拿感冒药来说,因感冒有不同的类型,如风寒和风热不可同样用药,所以每次感冒都会去医院就诊,配来的药没服几天病就好了,剩下的药只能放着,越积越多。
对药物浪费问题,记者也有体会。遇小毛小病时,服两三天药即可康复,按价格估算可能也就几十元解除病症,可医生开的药不止两三日的剂量,病人不得不为过量的药品买单。常听见家人、同事抱怨:看个感冒也要花销两三百元!据记者观察,在医院取药窗口拿到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是整盒、整瓶的,几乎看不到拆零装袋的。
记者利用就诊过程采访了一位三甲医院的当班陈医生。据他介绍,每张处方除去自费部分都是有限额限量的,急诊一般是开3天的药量,普通门诊是7天药量,对一些慢性病患另有标准。陈医生说,如果患者有要求,只要是对病人有利的,医生也会配合酌情开药,有时考虑到病人的彻底康复才会多开几种药物。
热心读者冯女士也来信反映,她带孩子去检查近视眼,医生开了0.5%托吡卡胺眼药水用于扩瞳,连续5次给药大概只用了十分之一的量。这种6ml/30mg包装的眼药水大多是一次性使用,余下的只能丢弃。虽说价格只要7.2元,可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浪费。
综合读者反映的问题,记者认为医患之间多些交流是防止家中药物堆积浪费的有效办法,同时也吁请医药部门调研药物的科学包装剂量,对于有些过大剂量的包装能否细化为大、中、小包装,方便医生按患者实际需要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