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传递善意,爱心点燃爱心。16年,2300万元善款资助7532名贫困大学生,442名受助大学生回捐助学金137万元。17日,这一附带“道义契约”的“有偿”助学金——广东仲明助学金在顺德区北滘镇碧桂园总部大楼颁发,来自省内19所高校的533名大学生获得资助,并庄重签下“道义契约”。
“9元钱”埋下慈善种子
“其实我也得到过社会的帮助,13岁在家里放了一年牛后,才去读中学,是国家给的7元学费,还给了2元的助学金,拿着这2元和同学去废品收购站买了书,这9元钱对我的帮助很大。”谈到设立仲明助学金的初衷,杨国强总是不忘提到当年的“9元钱”。
当时或许谁也没有想到“9元钱”会生根发芽成长为如此巨大的一项慈善事业:除了仲明助学金,截止去年,碧桂园及杨国强个人在教育、扶贫、医疗、赈灾等各类公益事业捐款超过17亿元,其中杨国强个人捐款超过10亿元。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仲明助学金”管理委员会负责人陈心宇介绍,“仲明助学金”是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于1997年创立,并委托羊城晚报社负责管理。16年来,杨国强从最初每年捐资100万元,到2006年增至每年200万元,至今已捐出2300万元,用于资助广州地区以及山区19所高校贫困大学生,受助学子7532人。”
“道义契约”让爱开枝散叶
“受到社会帮助并渡过难关的学子们,必须承诺奉行受惠社会、回报社会的公益精神,愿意将本人所获得的资助本息在毕业后有能力时回捐给仲明助学金,用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有别于其他助学金,每个接受仲明助学金的学生,都要签定印有以上话语的“道义契约”。
然而这一份“道义契约”却没有时间限制,没有法律效力,不具任何强制力。尽管如此,全国首届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贺立平却对它评价很高,“这份契约是签在心里,每个人都会尽力按照承诺去履行自己的义务。”
“道义契约”的初衷在于让爱开枝散叶。陈心宇向记者介绍了仲明助学金初创时杨国强的想法:“捐助的钱属于社会帮助性质,需要受助者签署道义契约,将来凭借诚信的力量督促个人回捐这些钱。回捐的钱再用来资助别人,我就是希望受助的大学生凭良心回报,知恩图报,帮助更多人。”
“我帮了你们也没有觉得很了不起,这是一点心意,能帮到人也是我的荣幸,等你们有能力了也要帮助别人。”在颁发现场,杨国强对着五百多位大学生道出了自己的期望。
“星星之火”还待燎原
道义的力量究竟有多强,社会乃至助学金管理层都一直思考。所幸的是,随着一笔笔回捐款的到达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伦理道德呈现滑坡现象,不及时返还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大有人在,人们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诸多担忧。”陈心宇介绍,截止目前,先后有442名受助人回捐了助学金137万元,这一群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回应着社会的质疑。
曾于2006年获得“仲明助学金”的中山大学毕业生陈迪生于今年兑现了《道义契约》承诺,回捐了所获得资助本金1万元。“七年前签下《道义契约》后,我把它与入学通知书放在一起珍藏,一直期待能兑现承诺。但大学毕业后,妈妈突发脑溢血病倒了,家里背负了20万元的债务,直到今年,我才还清了债务,并回捐了1万元给仲明助学金,当年签下的契约早已融入我的生命,让我践行受惠社会、回报社会的信念。”
而在助学金颁发仪式上,刚刚接到3000元资助的暨南大学陈同学对记者表示,这笔巨资将让她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可以专心努力的学习,“希望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仲明助学金,并在毕业后,努力工作,尽自己最大能力,回捐资金并且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