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衢州新闻
老鹰偷袭 土鸡咋办 网民、专家为开化养殖户支招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2-09 08:40:19

  在开化县桐村镇黄柏坑村村民吴龄寿的返乡创业经历中,“老鹰抓小鸡”游戏的真实版不停上演:成群的土鸡经常失去小伙伴,成了老鹰的美味佳肴。

  养殖户常和老鹰发生“夺鸡大战”。52岁的吴龄寿甚至想到了金庸作品《连城诀》里的雪山人鹰大战等招数,但鹰是受保护的,抓不得也杀不得,无奈的他求助本报佳友民情工作站。

  鸡与鹰能否和谐共处?记者前往开化山区实地调查,并邀请网民和专家为养殖户支招。

  老鹰叼鸡愁煞养殖户

  开化西南部的南华山与三清山脉的华路埠山坳里,三四百亩的竹林深处不时传来清脆、悠长的鸟鸣。吴龄寿家两个没有防护设施的鸡棚外,四五百只土鸡在尽情嬉戏。

  “生态保护得好,老鹰多了起来,前几年只有两三只,今年数了数,有十三四只。”从承包荒山种竹栽树到养殖土鸡有13年的吴龄寿说,这几年被老鹰叼走的土鸡有1000多只,按每只4斤、60元一斤计算,损失在二三十万元。

  “大白天老鹰来,先是一二只侦察,一会儿一群老鹰便俯冲下来抓鸡,散养的土鸡就会在林子里乱扑,被吓得咯咯叫。”吴龄寿的妻子周云凤说,今年已有近百只土鸡被老鹰叼走了。

  “你们来的头天早上,我去喂鸡时看到一只翅膀有一米宽、长着钩子嘴巴的老鹰,扑翻一只5斤多的公鸡。我扔小石头大喊,老鹰扔下鸡飞走了。”周云凤比划着说,没被叼走的公鸡脊背断裂,奄奄一息。

  有一次,吴龄寿巡山时,看到一只母鸡被老鹰撕裂。他说,母鸡一般养到135天就能下蛋,一只鸡1个月可下20只蛋。现在,许多受到惊吓的母鸡,蛋下得比正常母鸡要少。

  让吴龄寿不解的是,老鹰抓的都是活蹦乱跳的鸡,生病的、跑不快的鸡很少被老鹰叼走。

  “老鹰是野兔、野鼠的天敌,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吴龄寿说,老鹰不能抓,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驱赶。

  夫妇俩每天天不亮起床,看到老鹰就拍手或大声吆喝,老鹰没被吓走。吴龄寿听人说养羊能赶老鹰,就在鸡场内放了一只羊,可老鹰没把羊放在眼里,照样瞅准机会就下手。每次老鹰一来,羊也怕老鹰,弄得鸡飞羊逃。

  吴龄寿还使用扎稻草人和播放《最炫民族风》歌曲等办法,就是不见效。

  网民专家支招驱老鹰

  吴龄寿说,老鹰叼鸡让他苦恼,希望读者、网民提供既保护竹林鸡群,又不伤害国家保护动物的两全之策。

  开化县林业局资源林政科科长李土云等专家,到竹林鸡场实地勘探后分析:这几年开化构建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和钱江源百里生态景观带“双百”森林生态工程,生态环境变好了,许多物种增加就快;竹林植被的迅速恢复,又给老鹰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生存环境,加上少有天敌,群众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老鹰繁衍速度快。而老鹰赖以生存的一些物种相对发展速度慢,形成了生物链断裂,是老鹰叼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自然界才有相对平衡的生物链。”李土云等从经济、实用等角度挑选出了养鹅给鸡放哨、用VCD光盘赶老鹰、挂鸡形状的小气球、用遮阳网做防护网、树顶挂彩条等点子,让吴龄寿抓紧试一试,并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目前,离华路埠山林只有数十公里的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赤腹鹰、雀鹰、松雀鹰等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因没有抓获老鹰,暂不能确定叼鸡的老鹰学名叫什么。

  吴龄寿的烦恼和遭遇经《浙江日报》和“佳友民情快车”微博转发后,网民纷纷跟帖留言、献计献策。有网民认为,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政府应给予养殖户一定补偿。

  网友“家乡乌镇”:利用仿生原理,在录音机里定时播放老虎声音驱老鹰。

  网友“邮路骑兵”:将竹林划成若干区域,用尼龙网把区域及其顶端围起来,将鸡圈养。

  网友“薛智之0616”:鹰和鸡同处一林,鹰是强势,鸡是弱势,要从维护“弱势群体”的角度,为鸡织起一张保护网,两者兼顾地营造“鸡与鹰和谐共处”的环境。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