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实录:
“跳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跳槽”,就是换工作岗位。为啥换工作岗位?无非是为了干一番事业,或者是为了多赚钱,或者是为了换换环境。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肯定“跳槽”,因为“跳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包干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农村劳力大量盈余。盈余劳力要找出路,而最大、最现实的出路就是"跳槽"。或者从农村跳到城市,从第一产业跳往第二第三产业。或者在本地扩大生产门路,从种庄稼跳为养鱼养鸡养珍珠,或者办厂经商跑运销,等等。“跳槽”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农村并没有因为这批农民“跳槽”而影响粮食生产,反而增产。为啥?这有科学种田的功劳,也有“跳槽”者的一分功劳。因为“家有一人‘跳槽’,袋里就有钞票”,有了钱,就有了种田必不可少的本钱,化肥、农药有钱买,农机有钱雇,农田基本建设有钱搞,本大利厚,所以促进了粮食增产。
有人说,这是讲农民“跳槽”,工人“跳槽”就不行。其实,工人“跳槽”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顺其势让他们“跳槽”,组织他们“跳槽”,无疑是件好事。就说江山煤矿吧。早年挖煤挥镢头,运煤人推车,年产几千吨煤得配备1000多职工。近年矿里机械化程度大提高,不少机器取代了人工,年产煤炭超万吨,可职工只需几百人。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往哪里去?当地煤炭资源有限,只能往其它行业“跳槽”。幸好这个矿的领导早有行动,相继办起了7家企业,使矿井里上来的职工们“有槽可跳”。
有人说,不服从组织安排,自己找单位的“跳槽”就是不好。我看未必。张兴才和李明,在原单位是普普通通的青年技术人员,他们自找对象,“跳槽”到衢州制药总厂,短短几年,就把产值不到200万元的国营小企业发展成了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的国营中型企业。要是不“跳槽”,他们根本不可能创出这么大的业绩。
有人说,原单位的技术骨干“跳槽”,会影响原企业的发展。我认为:在一个企业中,技术骨干“跳槽”,是会影响原企业的发展。但他们为什么“跳槽”?是不是原企业缺乏甩开手脚干事业的环境?是不是干“龙活”而吃“虫食”?如果是这样,倒不如让“龙”腾飞出去。“龙”腾飞出去还是“龙”。“跳槽”后可以甩开手脚大干,为人类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留不住“龙”的单位接受教训,奋起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把“龙”留住,这不是更好吗?
从国营、集体企业跳出来干个体、私营,这样的“跳槽”也好吗?我的回答是:也有好的。龙游县城的吴希圣、吴建丰父女俩原来都是供销社系统的正式职工,吴希圣退休后开办了个体店,吴建丰见父亲忙不过来,便辞职回家帮父亲经商。父女俩文明经商,守法经营,开店7年多,纳税38万元,赈灾捐款办公益事业2万多元。父女俩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比在原单位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跳槽”,甚至禁止“跳槽”,而应该从是否符合深化改革的要求,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这一问题上去看待“跳槽”。记者严元俭
(原载1992年《共产党员》杂志第11期)
今日一说:
新时代一景
当时,农民“跳槽”、工人“跳槽”、技术人员“跳槽”……各种人“跳槽”成风,甚至连一些公务员也“跳槽”经商。对此,社会上说法不一。不少人认为跳槽是人心变坏,惟利是图之举。我有我的看法,便写了此文。这一观点,在当时是新鲜的。
现在,农民工又出现“跳槽潮”,使某些企业招工难、留工难。这难道也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吗?我认为是的。农民工本身就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他们要发展,要选择收入更多的企业,要选择能尊重劳动、尊重人格的企业,那么,“跳槽”就是目前最有效的一条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