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已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修改完善后将印发实施。刘利民透露了一些方案的关键内容,涵盖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实施意见。
全面实施阳光招生
不断减少特长招生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部已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即将印发,在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施阳光招生、不断减少特长招生、大力推进均衡发展,实行学区化办学等方面对各地提出明确要求。
择校问题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相对来讲比较突出,教育部拟专门就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规范入学工作提出指导。
教育部还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考查高中学业
一门课程有两次考试机会
针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刘利民说,今后的考试主要考查学生高中学业完成情况,将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不再用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学生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来参加考试,每一门课程学完即考,“一门一清”,避免毕业时“一次考三年”的压力。刘利民说:“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一门课程可以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同时计最好成绩。”
减少高考科目
不分文理科
近年来,高考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民众对综合素质评价能否客观真实的质疑不绝于耳。刘利民说,我们要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信息公示等诚信机制,确保材料真实可靠。
刘利民还向记者强调,国家要改革统一高考,改革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
探索外语科目一年多次的社会化考试,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针对“减少高考科目”
浙江会出新方案
昨天,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吴永良。吴永良说,教育改革一直是这几年浙江省教育系统的重头工作。教育部提出的这些方案,有的浙江已经走在了前面,实施得不错,有的正在积极研讨中。
吴永良说,征求意见稿中,有“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这一条,浙江省教育厅早已规定示范高中(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重点高中)50%的入学名额要分配给初中学校,学生不经过中考,可以升到示范高中。在此原则下,具体分配政策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实行学区化办学”这一条,浙江从2012年严格控制择校乱收费,2013年,全省90个县市区中,79个县市区做到了零择校,11个县市区控制在5%以下,从全国情况看,浙江做得很好。省教育厅曾专门去教育部介绍经验。
征求意见中有“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的内容,吴永良说,“今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可能在大学招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今后对学生要‘多元评价,个性化发展’”。
吴永良说:“关于高考改革中,减少高考科目这一条,省教育厅目前正在积极调研中,会根据教育部的新要求,出台浙江省的新方案。
“改革外语考试,包括外语考试一年多次考,也属于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中的一部分,目前正在研究探讨中。但高考文理不分科这一议题,目前浙江还没正式讨论。等教育部的方案出台之后,省教育厅会根据教育部的新要求,根据浙江实际,制定相关方案,在全省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