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广汽菲亚特旗下的菲翔两厢版——致悦Ottimo正式上市。正如其意大利语名Ottimo所代表的卓越、极致一样,这款车的上市承载了广菲很多的期望。
然而就在10月份的销售旺季,菲翔的销量却如坐过山车般,在经历了9月的爆发式增长后又被打回了原形,仅达到3353台。而今年前十个月,这款广菲唯一的轿车,月平均销量仅4000台左右,这样的销量成绩,对于曾经雄心万丈,欲重振中国市场的菲亚特来说,似乎有些尴尬,“不大不小”的尴尬。
舍长取短 菲亚特为啥尴尬
是的,三四千的月销量,还不至于惨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这样的销量不死不活,这样的尴尬也“不大不小”。
而造成这种销量尴尬的根源,很大程度上也正在于菲亚特在中国的“不大不小”:
首先是企业的“不大不小”。一方面,在中国,相较于通用、大众这样的巨头,菲亚特远远算不上“名门”;而25万辆的年产能,更是连算“二流”都有些勉强。另一方面,毕竟广汽菲亚特是合资企业,无论是菲亚特还是广汽都不弱,所以也远非“草根泥腿子”。因此,广菲注定既无法背靠强大的品牌力,坐收市场红利,又不可能甩开膀子,像自主品牌那样走“草根路线”甩卖,一切都得靠自己的产品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苦心耕耘市场。
不过问题是目前广汽菲亚特的产品力也与其车型一样,也是“不大不小”:
这个问题似乎更直接也更麻烦。只要你对菲亚特有所了解,那你一定知道菲亚特向来是以微型车和小型车著称于世的。
诞生于1899年的都灵的菲亚特,不仅是意大利首屈一指的汽车制造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微型车的汽车生产厂家。早在上世纪30年代,菲亚特生产的500型轿车就以小巧,便宜,性能良好,受到广受大众的欢迎。而1955年问世的菲亚特600微型轿车更是宣布意大利普及汽车时代的到来,在15年里,共有超过400万辆菲亚特600驶下生产线。60年代,菲亚特的124和125是欧洲最出色的家庭汽车之一。124车型在意大利总共生产了400万辆,当年苏联还引进了该车的生产线生产拉达牌轿车,一直生产到90年代中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最终型号拉达2105还曾向我国大量出口。1980年,菲亚特生产了由乔治亚罗设计的熊猫微型轿车,创立了小型多功能车的概念……
直到现在,菲亚特旗下一直不乏像菲亚特500、Panda(熊猫)、Punto(朋托)、Linea(领雅特殊符号_5等众多经典极致的小车。只可惜这些车型要么是进口销售,要么根本不引进中国销售,这也使得我和众多国内一般消费者,始终与之无缘。
而菲亚特所收购的克莱斯勒原本是与通用、福特齐名的北美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美国品牌无疑最擅长做的是大车。无论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克莱斯勒大捷龙,还是随后的克莱斯勒300C等车型,每一款车在外观上都投射出了正宗的美国血统。粗犷的外形把美国车的“老大”派头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目前广菲唯一的轿车菲翔,却是一款A级车,既不是菲亚特所擅长的小车微车,也非克莱斯勒所擅长的大车,真正是“不大不小”。
按说A级车是中国最大的细分市场,广菲的日子应还不错,但菲翔这款宣称是拥有阿尔法罗米欧血统的A级车,却有着许多B级车才拥有的近1.5吨的车重,以及与其车重相符合的油耗;而动力总成方面,广菲则非要分个高性能版和低性能版,而其主销的低性能版1.4T发动机,最大功率只调教到了88千瓦,2500转时涡轮方才介入。当然,这样的产品力也不能说不好,只是“不强不弱”,或许换成是通用、大众,也就足够了,但是对于广汽菲亚特,对于这么一个连销售网络都不怎么健全的后来者而言,就真的就有些尴尬了。
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交出一份尴尬的答卷,其实只能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无奈。
继续尴尬,缴了“学费”学到了啥?
那菲亚特为何要在中国选择一条自己不擅长的道路呢?这事儿,还得从之前的那两笔“学费”说起。
1999年,菲亚特与南汽合资建立南京菲亚特,推出了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78平台车型——菲亚特?派力奥(两厢版)、菲亚特?西耶那(三厢版)、菲亚特?周末风(旅行版)三款小型家庭轿车。
这三款车的外形设计均出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先生的手笔,全系列车型不仅充分体现了百年菲亚特的设计理念,洋溢着经典时尚的意大利风格,而且当时还配置了同级别家轿所不具有的高级配置。
要知道当年派力奥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的车型之一。在推出的短短四年期间,就有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印度等40个国家的两百多万名客户选择了菲亚特的派力奥汽车。可以说派力奥是菲亚特的骄傲,当年菲亚特决定投放派力奥车型也可见菲亚特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
但最后结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南京菲亚特的市场表现差强人意,直到2007年底,菲亚特与南汽正式分手,黯然退出中国市场。
克莱斯勒也在中国建过合资厂。2005年克莱斯勒与北京奔驰-戴姆勒携手组建了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由中、美、德三方出资共同管理,并推出了轴距达到3050mm的克莱斯勒300C。
但克莱斯勒的大车们市场表现并不好,两年时间,国产克莱斯勒在中国市场转瞬即逝。
这两笔“学费”都不小,投资失败,打水漂了大把银子还是其次,错过了中国汽车的“黄金十年”更是不可承受的大失败。
而这两笔昂贵的“学费”似乎给了菲亚特这样的结论:在中国,无论是选择小车还是大车,两条路都不怎么好做。而连年增长的中级车市场,似乎又坚定了其选择中庸之道,从中级车入手的决心。于是,广菲便选择了Dart平台的菲翔,这款“不大不小”上下都不靠的产品。
不知菲亚特是否想过,公平地说,当年南京菲亚特的失败,并不是由于“小车选择”的错误,而更多的是由于意大利人自己的傲慢轻敌,经营上的慵懒和决策的低效。
慵懒的意大利人当时一定没有充分理解“与时俱进”这句中国话的深刻含义。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不仅仅只属于你菲亚特一家的舞台。随着大众、本田等各大跨国汽车巨头在小型车市场上纷纷发力,大众POLO、本田飞度等强手先后到来。而面对市场大批涌现的竞争对手,意大利人似乎没有做太多像样的反击。前后8年时间,南京菲亚特的车型总是那款,只是有过几次小改款而已,产品力几乎就是原地踏步。以07款车型为例,此时,派力奥在同级竞品中已毫无优势可言,2373毫米的轴距是同级车型中最小的,论空间不如广本的飞度、论品质口碑不如大众的POLO、论性价比不如通用的乐骋,加之派力奥没有安全气囊,气缸气门数只有两个。产品力如此,失败的结局论谁都挽救不了。
同样,克莱斯勒的合资失败,也不应该归咎于其“大车选择”。当年的北奔戴克,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内部的折腾不断,直到2007年,克莱斯勒脱离戴姆勒奔驰单飞为止,就从来没有停过。这样的状态能卖好车就见鬼了。
如果没有深入的自省,而只认为是自己错选了战场,那么菲亚特之前的“学费”可就真算是白交了。试问,在你自己擅长的“大战场”和“小战场”上都无法取胜,那么在你不擅长的“不大不小”的战场,你菲亚特更凭什么能赢呢?
当然,持续疲弱的欧洲市场,使得菲亚特不可能像6年前那样轻易放弃在中国的合资厂,广汽菲亚特必将激流勇进,只是这种不输不赢的尴尬,还将持续多久?
我等待着广菲的菲亚特经典小车们,等待着菲亚特500,她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