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网购包装盒成烦恼 快递包装待吹“简约风”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1-29 15:29:56
 

  快速接到商品让消费者兴奋,而一个又一个包装盒却成了他们的烦恼。记者赵威摄

  “双11”走了,快递来了。这些天,网购的人们不是在取快递,就是在拆快递。然而,拆完快递剩下的瓦楞纸箱、黑灰色的塑料袋,又让人们担心它们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拆解复杂、利用率低、材料难降解

  ——快递过度包装让人忧

  “各种纸盒、纸袋、塑料袋,已经摞了一米多高。这些东西大部分都不能重复利用,只能当作废品处理掉。那么多纸盒,多浪费资源!”省会市民张女士说。“双11”期间,她在天猫上购买了价值上万的商品。

  在石市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网购达人尹小姐也趁着“双11”淘了不少东西。小尹告诉记者,拆包裹让她很头疼。“化妆品的包裹,里面塞满了大大小小的海绵块,商品的体积其实很小。衣服的包裹,外面缠着厚厚的胶带,还有一层又一层的纸壳箱、塑料袋。”

  据媒体报道,近两年,我国收发快递总件数每年都在48亿件左右,如果按照每件快递使用1米长的胶带计算,我国快递业每年用掉的PVC(聚氯乙烯)透明胶带足以沿赤道绕地球近120圈,这些垃圾埋在土壤里100年都不会降解。

  而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11日至16日“双11”期间,全国快递业务总量为3.46亿件,比去年“双11”同期增长73%。随着快递越来越多,过度包装造成的浪费与污染也会越来越令人担忧。

  降低风险、迎合顾客、材料廉价

  ——多重因素造成过度包装

  “多一层包装就多一层保障。”11月19日,说起快递包装,经营电教产品的淘宝店主李先生颇有心得,“我个人网店主要经营学习机、点读机、平板电脑这类商品,平时包装三层,第一层是产品本身的包装,第二层是硬纸盒,然后外面再套快递袋。”李先生说,为了防止物品破碎,他有时候还会在纸盒里边加一些泡沫或者气泡膜。

  “一般情况下,包装不完整,或者有破损,消费者很可能不会签收。”一位省会的快递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另外,商家担心包装过于简单会影响顾客的购物体验。“包装是商品的脸面,包装不好,好东西也会让人觉得廉价。”经营着一家家居饰品网店的乔女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李先生和乔女士都是从淘宝网上购买包装盒。而包装材料过于廉价,也是造成商家过度包装的原因。记者在淘宝网搜索栏里输入“快递包装盒”几个字,共检索出两万余条商品信息。这些包装盒大都价格低廉,便宜的只要几角钱,而贵的也不过一两块钱。

  细化举措、自觉抵制、完善回收

  ——破解过度包装难题需全民参与

  省环保联合会副会长张忠民说,“要不断细化规则,对包装垃圾产生的源头、涉及包装的行业,从税费方面进行制约,通过经济手段防止过度包装。”

  其实,早在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对商品包装进行规范。

  2011年,国家邮政局也印发了《快递业务操作指导规范》,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快件封装时,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快递封装用品,但对于快递存在的过度包装问题并无具体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河北三河时代律师事务所刘士成律师说,针对快递过度包装这个问题,“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实施细则,明确并细化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是否出台相应处罚措施。”

  除了法律制度保障,消费者也是解决快递过度包装问题的重要一环。“消费者应增强环保理念,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张忠民说,“此外我们还缺少完整的包装垃圾回收系统,包装垃圾的回收有待完善。”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见习记者 兰翠娟 记者 潘文静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