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朝晖街道都成立30年了。如今的朝晖地区是绝对的市中心,高楼林立,肩摩毂击。可你是否知道,30年前,这里还曾肥田沃土,鼓噪蛙鸣,属于城郊结合部。
昨天,朝晖街道成立30周年的一场特殊聚会上,许许多多在朝晖工作、生活的“朝晖人”聚在了一起。翻看着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对比着如今的巨变,讲述着30年来光阴的故事,感慨不已。
昨天的聚会上,来了许多有朝晖情结的人。他们都是见证了朝晖地区从无到有发展的人们。比如1983年,朝晖街道成立后的第一任街道副主任边招根。“你们可能很难想象,现在这么繁华热闹的朝晖地区,30年前其实就是城郊结合部,还有随处可见的农田。”
朝晖地区一带原来属于上塘公社,有河西、朝阳、黎明三个生产大队。1977年还曾被划归到了西湖区。1981年,上塘公社所在地域划归为下城区管辖,并正式将成立朝晖街道办事处提上了日程。边招根就是当时朝晖街道筹备小组负责人。
借用的一间办公室,总共5000元的办公经费。1983年,朝晖街道成立时,这就是全部家当。
边招根说,当时的朝晖地区有四难,路难走,因为都是石子路;菜难买,配套跟不上,没菜场;学难上,没小学;车难停,这个情况现在也存在,不过当初的车可是自行车。
边招根回忆:“朝晖地区当时的定位就是大型居住区,在原先3个生产大队4000多亩土地上,造了160多万方的新建住宅,房子造好了,可配套还没跟上,7个小区(当时朝晖八区和九区还是农田)没有一个自行车库,要知道,当时在朝晖,一条公交线路都没有,自行车可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边招根说,当时的停车难问题,一点不亚于现在。没有车库,自行车就胡乱停放,晚上还容易被盗,老百姓的意见可不小。边招根和同事们通过多种渠道筹措了资金,历经数年,在朝晖的7个小区筹建了2600多平方米的自行车停车库。
“绿化、学校,所有的配套都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整整30年。已经退休的边招根现在还会经常来朝晖走走看看,感叹于城市的飞速变化。
环境变美了,楼变高了,如果说城市的发展建设带来了这些量上的改变,那么这些善良的朝晖人才体现了城市质的飞跃。
聚会上,我们听到了包括最美司机吴斌在内许多美丽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来自于朝晖。
比如帮助家乡江苏灌南县近2万名打工者来杭州务工的邵中国。
比如被杭州市民称为“传奇的哥”,杭州“阳光爱心车队”队长的黄飞华。十余年来,黄飞华已经记不清帮助了多少遇到各类危急情况的病人。凡碰上急病送医的乘客,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快上车,我送你们去医院,不打表、不要钱,看病要紧。”
“听着这些故事,我总会想起30年前的朝晖,那时候还会有很多乱扔垃圾‘天女散花’的情况,大家都把垃圾从窗口扔下来,还有‘黄金满地’,哈哈这个你懂的,不解释了。”边招根若有所思,“30年前老是头疼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怎么整改,谁能想到30年后这里住的人素质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