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消费频道 > 消费警示
女子家中刚买的热水袋充电 突然爆炸被吓坏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1-27 14:04:11
  随着天气转冷,电保暖产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在超市、商贸城及夜市的摊位上,充电式热水袋被摆上了显眼的位置。许多人过冬似乎越来越离不开电热水袋。需要提醒的是,虽然电热水袋使用比较方便,但如果买到质量低劣的,就等于在身边放了一枚隐形“炸弹”。

  贺小姐刚买来的电热水袋,在第二天充电时爆炸了。

  事件电热水袋充着电,突然爆炸

  上周四,贺小姐在家附近的一家店里花15元钱买了一只电热水袋。包装盒很简单,标明了产品名称,里里外外找不到产地和厂家名。贺小姐有些担心会不会有安全隐患,不过一个晚上用下来并无异样,她就不在意了。

  第二天晚上,贺小姐和合租的室友正在看电视,突然听到“嘭”的一声闷响,几米远的热水袋突然冒出一小股黑烟,室内立马弥漫一股刺鼻的味道。桌子上一片狼藉,本在充电的电热水袋已四分五裂。

  室友见状,惊慌中急忙用被子裹住身体和脸,壮着胆把热水袋的电插头拔掉,随后把热水袋的残躯扔到垃圾桶。

  “幸亏当时没有抱着热水袋在充,要不然我就毁容了。”贺小姐回忆起来,心有余悸。

  调查大学生购买电热水袋,只看外观不顾质量

  近年来,电热水袋漏电、爆炸造成人身伤害的消息时有出现。

  记者走访了丰乐商业区和下沙商贸城发现,今年上市的电热水袋款式花样都较为新颖,表层绒布、有卡通形象的品种颇受年轻人喜爱。仔细一看,这些电热水袋的包装上,有的只有产地、厂家和电话,却没有生产日期、使用说明书、合格证。

  记者询问店铺老板,这些热水袋是否有3C认证。店家或摇头说“不知道”,或含糊其辞地说“都是一样的”。

  在一家日用品杂货店,一位正在选购的大学生说,她想买款式较可爱的电热水袋,至于安全不安全,她说:“虽然很担心,但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爆炸这些事应该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还是一直在使用。”

  随后,记者拿起该大学生选购的那款热水袋,仔细寻找,没有找到生产地址等信息,属于三无产品。记者问老板,为何没有产品信息,老板表示都是从批发市场进的货,自己对具体情况也不清楚。

  老板还告诉记者,来这里买热水袋的大多是大学生,不会仔细看生产地址等信息,关注的都是外形是不是好看。“一般他们都选价格低一点、好看一点的,从来不会提你的这些问题。”

  提醒两种电热水袋,“电热丝式”更安全

  在走访中了解到,现在市面在售的电热水袋,通常分两种。

  一种是“电极式”热水袋。这种热水袋里面有两个头,摸起来感觉袋内有两根手指头状的管子,即为正负两个电极。在充电状态下,电极通电,袋内的溶液就处于带电状态,从而袋体加热。

  但是这样的热水袋两极直接与液体接触,而且没有限制温度的设置,如果消费者买到的产品是不良商家用的劣质电极,那么在给热水袋充电的时候袋体很容易膨胀得很大,从而发生爆炸。

  另一种热水袋,相对而言就安全很多,市面上叫“电热丝式”热水袋。它的发热体摸起来体积很大,感觉像是圆弧形管子。不和液体直接接触,线圈也由绝缘体和液体隔离开,就能确保了安全。

  丰乐商业区内一位老板告诉记者:“别看买热水袋,也是有门道的,像‘电极式’这种,比较便宜,进货价几块钱就够了,顾客开口要便宜的,我就卖这款给他。便宜是便宜了,可没贵的安全呀,所以小便宜贪不得。”

  注意购买电保暖产品,应选有3C认证的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电热毯、暖手宝这些冬日的明星产品们纷纷亮相。在购买它们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丰乐商业区从事小家电维修的邵师傅说,电保暖产品属于低压电器产品,国家规定产品进入市场时必须有3C认证标志,所以购买时尽量选择知名品牌,去正规超市、商场购买,挑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报告及3C强制认证标志等齐全的正规产品。另外在使用过程中要按照说明书使用,以免发生危险,在购买的时候记得向商家索要相关凭证,以便维权使用。

  此外,这些电暖产品的表面不能刺压、摔打、挤压,以免破裂、漏液,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出现破损、漏液现象,就不能再充电使用了。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李思璇 编辑: 姜玲菲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