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前,救命药是这样生产的
昨日,几位老人在刚通过GMP认证的远大自动化生产线旁,询问着工人们药品的生产环节,了解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53年前,我们也还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光荣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国家任务。当时的生产环境,与现在比真是天壤之别啊。”83岁的原生产车间主任谈志卿、78岁的原灌装工人张幼凤说。
那是1960年2月2日下午,大年初七,春节刚过。
接到任务时,谈志卿他们刚刚完成一个批次的药品生产。“厂里当即组织了50多个人,腾出厂房和生产线,开始生产准备。”
当时生产二巯基丙醇,是在汉口陈家墩老厂的小锅炉房对面,生产环境恶劣、艰苦。
“首先是原料药的制备。这个过程充满了危险。因为缺乏原料,需要化学合成丙烯醇、硫化氢,硫氯化钾,产生的气体气味都比较大,除了熏人眼鼻外,还会产生恶心等不良反应。而在溴化的一步,需要人工加冰块控温,否则温度急剧上升,就会带来爆炸的危险。”谈志卿回忆说。
伴随着危险的过程,还需要完成精细活。“这个药品不是水溶剂,要用油溶解。当时只有混浊不清的芝麻油,从食品级到药品级,我们花费大量时间过滤、提纯。”谈志卿说。
到了药品封装环节,同样有风险。“药品灌装,不能戴手套,工人需要徒手在酒精灯旁融化玻璃、封装药品,一不小心就会滴落到手上。我们很多工人,手伸出来都是道道疤痕啊。”张幼凤说。
原技术科长李永东告诉记者,药品出厂前,为了检查药品是否达标,需要让药品通过一个特定的暗箱,后面用日光灯来照射,质量管理人员长时间迎着光,察看瓶里是否有杂质和异物。
就这样,20多个小时后,1万支二巯基丙醇送下了生产线。时间是2月3日黎明。
2月3日的深夜,两箱共4000支二巯基丙醇运抵目的地山西平陆,61个阶级兄弟终于得救了。
这就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背后,在原武汉制药厂发生的故事。“生产这种药品,凭的是一种精神和信念。”谈志卿激动地对如今的年轻工人们说。
这种精神与信念,在生产线传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