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外来务工人员同样有享受优质教学资源的平台。迄今,北大校园里先后有500余名保安员考取了大学文凭。工会牵头,教授授课,大学生当志愿者,仅北大平民学校,8年来就免费培训773名外来务工人员。
记者近日采访得知,1918年,在蔡元培先生倡导下,北大创办了“校役夜班”,而后又组建了“平民学校”。2006年,北京大学工会牵头重新创办平民学校,校工会主席担任常务副校长。平民学校借助北大教师和学生志愿者力量,整合校内资源,为校内务工人员提供免费培训教育服务。
重新开办平民学校源于2006年北大工会对校内3000余名进城务工人员的一次调研。调研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人受教育程度在初中或者以下水平,大多数工友认为缺少时间和培训费用过高成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障碍。
据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兼工会主席、北大平民学校常务副校长孙丽介绍,平民学校以实用性课程为主,晚上上课,每周2次至3次,由北大教务处统一分配教室。平民学校还开展课外素质拓展活动,举办专题讲座。
据介绍,平民学校“得到了北大师生的一致认可”。许多教授志愿登台授课、开设讲座,一些退休老教授已不担任学校教职,仍主动提出为平民学校讲课。大学生志愿者承担了平民学校大量的日常工作。
8年来,北大共有近500名师生志愿者参与了平民学校事务。
受资源限制,每届的学员由北大校内各用人单位筛选推荐,以限定人数,保证教学质量。即便如此,平民学校举办的讲座仍爆满。一名电梯女工为了能听上平民学校的课,辞去原有工作在北大谋职。
张凯是平民学校第4届的学员。他告诉记者,在平民学校最大的收获是发掘了自身潜力,收获了自信,同时,增加了技能,提高了知识水平。第3届学员,后来通过成人高考考上北大中文系的甘相伟说:“我们在平民学校学习不在于获取一张结业证书,而在于这里是我们追随兴趣、实现理想的平台。”
大学生志愿者白云说,“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平民学校授课7年的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有一次也对学员说:“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北京大学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平民学校校长张彦表示,平民学校是新时期贯彻工会组织服务广大教职工的成功实践,延续了北大的人文传统。今后,北大将继续支持工会开展平民学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