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教育频道 > 交流讨论
求职问薪水用人单位很意外 专家:开诚布公才能双赢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1-20 10:25:50

  上周五上午,在江苏科技大学东校区校园里,全国各地300多家企业来此招聘,共向2014届毕业生提供5000余个岗位。在此次招聘会上记者发现,即使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对薪水依然期望挺高,普遍希望不低于3000元。

  而在当天的招聘会现场,有人刚投完简历就问工资待遇,让用人单位感到不快。而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人员则认为,招工明码标价是企业理应做到的。

  找工作大学生希望离家近

  体育馆门前,学经济的毕业生张盼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能找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只参加过小型招聘会的他,在当天较大场面的招聘会前不免流露出紧张感。

  张盼说,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他更看重个人发展空间,偏向于就职稳定、发展前景好的大企业。在之前,他已为此次招聘会做了“预习”,“学好专业课是必须的,同时参加实践活动也很重要,来之前我还关注了招聘信息。”他告诉记者,自己也参加过不少招聘会,有过面试经验。

  公管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邓霞则表示工资待遇等倒是其次,自己就希望能找到离家近、发展较好的企业;而这一点和统计专业的张蓉不谋而合,当天上午,张蓉是全场为数不多的和爸爸一起参加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因为家在镇江,还是希望找个离家近的工作。”

  记者注意到,“离家近”是现场采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毕业生都表示,如果能找到离家较近、前景较好的企业是最完美的结果。当然,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宁愿选择离家近。

  开口问薪水用人单位很意外

  记者注意到招聘会开始后不久,一些备受毕业生推崇的单位,诸如上海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镇江欧华造船等企业已经收罗了厚厚一打简历。几家企业的招聘人员都表示,希望应聘者能吃苦、有责任心、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好的工作能力和足够的社会实践。

  在无锡某企业的招聘台前,当天一名前来求职的女生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将简历交给招聘人员后,对方表示如有消息会通知安排面试,可女生并没有离开,“我想知道你们公司的待遇如何?”女生问道。招聘人员有些惊讶,回答说会比同类企业高,且视大学生能力而定,“不过姑娘我建议你在接下来的求职中别提这个问题,用人单位更关心你能做什么。”

  随后,记者上前采访,女孩说,自己应聘的岗位是电气自动化,对于主动问薪水,其表示求职本来就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因为他们的招聘简章里没具体写薪资待遇我才问的,而且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女孩表示自己更看中岗位的发展前景,但待遇也是自己关心的。

  丁羿是无锡环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也是此次公司的招聘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当天上午确实有不少学生对薪水有较高的期望,“我们主要招聘的是工科学生,不同岗位薪水待遇在招聘简章上也都写了,面试的时候我也会主动问他们对工资的期望,但大部分大学生对薪水期望值都偏高。”丁羿说,对于主动开口问薪水的学生,自己会多和他们交流,但并不觉得学生的问法有何不妥。

  专家称开诚布公才能双赢

  大学生求职开口问待遇,这一做法是否妥当呢?“每个求职者都会关心工作的薪资待遇问题,但如果在投简历的过程中就直接开口问则有些不妥。”江苏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一位负责人说,应届大学生应该带着目的去求职,而初次投简历就开口询问公司的待遇,一方面显示出求职者对公司岗位不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求职的盲目。

  “待遇如何可以问,但要讲究方法,可以侧面打听,也可以在进入面试、复试阶段提出。”这位负责人表示,求职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无论是求职者还是用人单位,开诚布公才能“双赢”。

  求职何时问薪水恰当

  干一份工作或者想干一份工作之前,你最想知道的肯定是这份工作能给你带来多少收入。这是个现实问题。但是即使你非常想知道,你也应该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这是一个技巧问题。一般来说,只有在面试最后,用人单位明确地说要雇用你的时候,你才能谈到薪水问题。或者说,当你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时候,才是你谈薪水的时候:

  这是你在该公司的最后一次面试。他们已了解你,也看出你高出其他求职者一筹。

  你也已了解他们,越全面越好,你可以看出他们什么时候坚定什么时候犹豫。

  你已清楚工作状况。

  他们已了解你,认为你正适合工作需要。

  为什么推迟些说比较好?因为如果你在面试中表现出色,用人单位可能开出一个比预想更高的工资。所以,你不要先去触碰这个“雷区”。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很早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你最好的回答是:我很愿意谈论这个问题,但是能不能先谈一下工作内容?”或者说:“在你们决定雇用我、我决定到你们那儿工作之前讨论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说法都是奏效的。

来源: 金陵晚报 作者: 记者 曹德伟 编辑: 黄鑫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