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显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内容强调,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此举也成为了本轮重要会议中的一项重要性研究成果。
何谓股票发行注册制?即证券发行的审核机构仅对拟发行人的注册文件进行形式性审查,并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的审核。因此,在股票注册制的模式之下,审核机构的权力被大大弱化,而企业能否成功上市则由市场决定。
股票发行注册制被称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制度,而这种发行模式也符合了当前经济改革的核心,即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制度是沿用十多年的核准制。何谓核准制?即发行人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状况,而且还需要符合审核机构的规定要求。之后通过审核机构对发行人的发行条件进行实质性的审核。然而,作为一种沿用十多年的发行制度,制度的漏洞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浮现。需要注意的是,在核准制的模式之下,审核机构的权力被进一步强化。终于,发行、监管等大权被管理层一一垄断,政策的执行效率被大大削弱。另外,随着管理层的权力扩大,权力寻租等问题逐渐浮现。于是,长期存在的“三高”发行等弊病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持续展出现。
如今,股票注册制终被肯定,或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发行制度,它将会有效地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发行“三高”问题,把企业的生死大权交给了市场。同时,它的推出将有利于优质的企业进入市场,不仅为企业开通了融资的渠道,而且还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股票选择。不过,在注册制的模式之下,它会动了谁的奶酪呢?
笔者认为,股票注册制属于中短期利空,长期利多的政策。毕竟在市场化主导的模式下,更多的企业可以借助较低的准入门槛进入股票市场。由此,股票注册制将会大幅度增大市场的容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简化了新股发行的审批环节,强化了市场的主导因素,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必然会产生更多借助财务造假等方式涌进证券市场的企业。
因此,笔者认为,在建立股票发行注册制之前,需要进一步强化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强化监管。当前,监管、发行等大权被管理层垄断。而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建立,管理层的权力将会被大大削弱。因此,在监审分离的趋势下,管理层理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监管上来。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中国证券市场长期的扭曲性发展,大量的企业利用财务造假等方式实现了上市圈钱。然而,随着市场的准入门槛得以降低,未来企业进入市场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若盲目推进发行市场化,且缺乏市场的监管,则股票注册制等于为大量的垃圾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
第二、退市制度必须加速推进。当前的A股市场存在着这样的怪象,即上市企业庞大,而退市企业却寥寥无几。根据数据统计,当前A股的上市企业家数高达2500家,而退市的企业总数仅为75家。其实,自2001年以来,管理层就针对企业的退市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且之后还推行了一系列的退市制度。然而,由于政策的朝令夕改以及相关退市制度的执行效率低下,企业的退市问题始终得不到本质性的解决。若股票发行注册制得以建立,则未来A股市场的股票供应量将大规模地增加。届时,A股“只进不退”的现象将会更加严重。
第三、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低违规成本”当属我国证券市场的一大怪象。近年来,大量企业借助多种渠道实现了上市圈钱,而财务造假等问题却频繁出现。然而,多年来,因财务造假等问题而遭遇重罚的企业却寥寥无几。以万福生科(300268,股吧)为例,在2008年至2011年,公司虚增销售收入分别约为1.2亿元、1.5亿元以及1.9亿元,虚增营业利润分别约为2851万元、3857万元以及4590万元,累计造假数据庞大。然而,面对如此严重的造假行为,管理层却没有对其责令退市。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不明朗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年均利润率不足2.5%。相反,在“低违规成本”的环境下,利用财务造假等方式实现上市,却能够获取巨额的收益。于是,在利益驱动的作用下,更多企业甘愿冒险上市。因此,在股票注册制建立时,必须对违规企业加大处罚的力度,以降低潜在造假企业的侥幸态度。
笔者认为,股票注册制当属一项战略性的制度。但是,在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之时,若监管、退市以及处罚等方面没有得到同步性的跟进,则该制度终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届时,股票注册制不仅没有动了利益者的奶酪,而且还可能成为中小投资者新的绞肉机。
(和讯理财特约财经评论员:郭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