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视为巨大机会的海外矿业投资,正在成为中国土豪们的沦陷泥潭。
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家华近日警告称,“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八成失败!”而在从事国际商事仲裁和国际兼并与收购的律师陶景洲看来,“80%的失败可能还是乐观估计了。”
中矿联的内部人士对腾讯财经回应称,王家华所说的“八成”是个概述,没有具体的样本。但一位不愿具名的矿企业主表示,此前有机构做过统计,结论是真实情况比八成要严重得多。
而公开数据显示,在海外矿业投资中,财大气粗的央企走的最早,也亏的最多。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买下的铁矿亏损超百亿,中钢在澳的铁矿也迟迟难产,中冶在阿根廷投资的铁矿连年亏损。
但大部分投资的巨亏和行业协会的警告显然阻止不了中国企业的淘金决心,眼下仍然有大批企业出海投资矿业,击鼓传花游戏,还在继续。
击鼓传花泥潭
11月11日下午临近五点,身为中川矿业国际事务部总经理,闫长明在北京CBD办公室里极力向腾讯财经论证,其在加拿大拿到的矿业开采权拖了三年还处于未开工状态,但是仍要按计划2015年或2016年投产的可能性。
虽然今年他已经前后奔赴加拿大钾盐基地7次了,但依旧难看到基地投产的曙光。
或许,至今未为手里的钾盐项目找到归路并不是中川矿业大家长孙昔铭愿意看到的结果。和大多数出海投资矿业的国人一样,孙昔铭也是在毫无矿业投资经验的状况下冲进了这个海外矿业的“大坑”。
关于孙昔铭进入矿业的初心,一个经中川矿业国际事业部闫长明证实的细节:某次在加拿大参加矿业大会时,孙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点拨,一头就“掉”进去了。很快,他就在加拿大成立了公司,且邀请了国内研究钾盐的大拿们如中国院院士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齐文等人为中川矿业背书,还特意去实地考察了一圈,出了一个论证分析。
算起来,他也是好运气。第二年,恰逢金融危机爆发,萨斯喀彻温省KP488钾盐矿床的业主因为财务危机,便将此出手了。中川轻松就拿到了这块共占地面积为96平方千米的钾盐矿床。
前期投资钻了4孔,由加拿大北环地质公司(North Rim)做的经济报告得知,在KP488钾盐矿床的已勘探区域内,蕴含了9.03亿吨的氯化钾资源量。这相当于国内全部钾盐总和。据此,中川对外宣称,未来将KP488钾盐区块建成年产300万吨的钾盐基地,还曾被时任领导人首肯。
当年夏天,中国领导人在加拿大地区进行国事访问时,中川的项目还曾被列为两国14个重大经济合作项目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看到中川项目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
出乎意料的,这个备受中南海关注的项目在孙昔铭的手里一直未成功推销出去。唯一一次离合作最近的时候是2011年的青海盐湖股份。对于两者这段无疾而终的“结合”,一年前,中川董事长孙昔铭称回应称“夭折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是技术上的问题难以克服。”
有意思的是,中川矿业国际事业部总经理闫长明在接受腾讯财经的采访时,出示了一个青海盐湖股份董事长安平绥签名的文件明确表示合作技术没有任何问题,更是暗示在等待国家的拨款。据公开资料显示,青海盐湖股份和中川原计划按分工负责取得国家支持20-25亿美元,然后双方自筹7-12亿美元。这样就可以完成32亿资金的缺口了。
事与愿违。直到两者分道扬镳前的最后一秒,他们的美好愿望都未能最终实现。相对幸运的是中川矿业,顶着国内企业控股的最大钾盐基地名号(现在或许已经不是最大了)以及领导人的看好,最终拿到了8000万元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业内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少有企业能够拿到这么多。但是,这些钱对于中川几十亿的投资资金来说简直杯水车薪。“找到合作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在接受腾讯财经采访时,闫长明多次强调已经找到金主,且是出手阔绰的央企,资金也有部分落地了,但是,三年快过去了,中川矿业KP488项目除了新增了3个孔,进一步确定了该钾盐矿床的储存量外,暂无更多的大动作。当然除了闫长明提及的与当地的人沟通外。
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川未能快速找到接盘者在于自身对于项目判断精准不够。经济评估中,交通等基础设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闫长明在接受采访时也未否认,基础设置的投入会占用很大部分资金,但
是他不愿意透露预计的经费占比。一位接近此项目的人对腾讯财经表示,中川矿产的钾盐量大,且当地配套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其不被看好,其中就有运输问题因素。
能够稳妥地接住中川矿业这个击鼓花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有消息分析称,不排除在青海盐湖股份准备接盘前的中投公司和中海油。闫长明以有保密协议未透露具体名单,倒是分析称“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钱的企业基本都是央企了。”
关于此,雨仁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栾政明对腾讯财经进行补充称,排除资金缺口的因素,大多情况下,矿业海外投资的击鼓传花游戏里,接盘者大多为国企。据其统计,乐于玩击鼓传花游戏的海外矿业投资者,大多是当地的华人以及从国企或者上市公司离职的高管们,这些人或多或少有些别人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所以项目出来后,被接盘的可能性更大些。
一位业内人士也对腾讯财经表示,其接触过的一个俄罗斯铁矿石项目,某负责人不曾做过矿业投资项目,冒着风险从俄罗斯国有企业买过来,后来才发现铁矿石品位有问题,他追加投资后,就转手给了某上市公司。
栾政明解释称,此类交易就是所谓的低买高卖。比如一千五买过来的矿床,稍微增加100万的投资,然后就以高达数千万甚至近亿的价格转出去。末了,转出人和接盘者吃掉中间差价,这也不奇怪。
据其所知,自年初以来,国家审计署已经对国有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后,人心慌慌,击鼓传花的游戏愈发少了,这是因为“确实被查出来有问题的项目。”
土豪生存术
比起击鼓传花的人来说,自力更生者看起来更受人鼓励。当然,也活得好些。四川泰丰就是这样的例子。
虽然没有足够亮丽的背景,仅是一隅之土豪,但是从其进入矿业的初心倒也可见不同。这家成立于四川自贡的房地产公司同样名不见经传,但是却是少数能够从投资海外矿产获利的企业之一。
泰丰已经进行了三次海外投资了。其中就包括2009年以4710万澳元投资成为南澳肯宁山磁铁矿的IMX第一大股东,2011年,花了1.3亿澳元入主拥有铜金矿项目的CSE公司,同年又以并购了FWL公司——拥有12亿吨潜在磁铁矿。历经过这些项目的泰丰前海外负责人对腾讯财经解释称,虽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当时选择入住上市公司的路径进行投资,是因为上市公司的矿更为成熟,可以很快实现投产,能够有效降低风险。
和那些资金雄厚的国企或有人接盘的背景派不一样,民营企业更求收益快。泰丰董事长宋元刚也曾表示“作为民营企业,海外拓矿要打就打快仗。矿山早一天投产,资金早一天回收。”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泰丰在走出去前自2004年就开始在国内布局矿业了,先后在湖北、湖南以及辽宁等有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泰丰在辽宁营口投资建设的“营口通钢澳矿加工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这是其首个入驻的澳大利亚IMX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肯宁山铁矿开发项目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于IMX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产品铁矿石原矿的进一步加工。因此,2011年元月9日,泰丰集团首批澳大利亚矿石抵达辽宁营口就立马可进行加工,然后直接卖给辽宁通钢。这首批的铁矿石共计6.8万吨,就让泰丰净赚2000多万元。
正因为如此,泰丰的资金回笼也较快,据宋元刚介绍,泰丰的自有资金高达投资额的百分之六十。当然遇到像收购FWL这种需要总价33亿元人民币的时候,成熟的矿产能够滚动开发,后期的矿石销售快速回笼资金很有效。
对于少数泰丰模式的企业,中国矿业联合会国际项目部负责人常兴国向腾讯财经分析称,这样的企业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行业的不景气而寻求新出路辗转于矿业海外投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能够逆市中获利的企业大多都是非投机者,而是实业者,且出海前在国内有一定的积淀,而且比起中钢等财大气粗的国企,泰丰们更为灵活,能够迅速适应国际化的游戏规则。
正是在泰丰等海外投资成功案例的刺激下,更多的中国企业怀着美好理想投身海外矿业投资。
中国矿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矿联共受理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项目103例。前三季度涉及投资的中国企业达101家,资金流向全球36个国家。南部非洲、加拿大、北亚、拉美、东盟等地为中国境外矿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其中国有企业项目30例,投资额为12.15亿美元,民营企业项目73例,投资额为19.2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