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总站 | 衢州支站 | 柯城区 | 衢江区 | 龙游 | 江山 | 常山 | 开化
新闻热线:0570-8880896   在线投稿:qzpdnews@163.com   QQ爆料:1318233615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在线 > 衢州频道 > 财经频道 > 理财投资
专家称超80%木瓜是转基因 不用该技术就吃不到
浙江在线衢州频道 时间: 2013-11-06 09:47:44

 

  对此,林拥军解释:“转基因技术是一门中性技术,本身不存在安全问题。外界评价安全与否,其实是针对转基因食品。我只能讲,经严格的食品安全评价过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他介绍,1973年,转基因技术最早出现在美国,中国的转基因植物研究则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9年,由中央财政投入5.1亿元的“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启动,并对转基因工作实施严格的源头管理。“早期,我们就要与农业部安全评价部门取得联系,汇报打算转什么基因,只有评判转入后利大于弊才会去做。若弊大于利,干脆放弃。在此后开展的实验室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所有过程中,我们都会不断去追踪可能产生的弊端。如果弊端不存在或在可控范围内,才会进入到后期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华农的‘华恢1号’和‘BT汕优63’两个材料在实验室被研发出来后,从中间试验到2009年拿到农业部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用了11年。”

  没完没了的质疑

  林拥军称,自己所研究的转基因水稻的安全风险“完全可控”,但公众的疑虑却不受他控制。

  为此,他一退再退,乃至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被外国同行责备“为一些错误的命题做错误的科研”。

  第一次退让是在2005年。当时,第一代“华恢1号”和“BT汕优63”已研发成功。它们的叶片、根茎和胚乳部分都含有昆虫毒性蛋白即BT蛋白。林拥军介绍,已经有无数国家无数次试验证明,BT蛋白对人体无害。然而,有人惊恐,昆虫吃了会死,人吃了会怎样?有人质疑,BT蛋白现在证明它无害,就能代表它数十年后依然无害?

  类似的发问,常令林拥军哭笑不得。他向记者解释,昆虫毒性蛋白的杀虫谱很窄,只对鳞翅目昆虫有效,就连鞘翅目昆虫也杀不了,“我们也恨不得它能多杀点其他虫子,可指望不上啊!其实,这种专一性在大自然比比皆是,譬如许多虫子是不吃苦瓜的,因为苦瓜对那些虫子有毒,难道苦瓜就对人类有毒吗?”

  然而,林拥军仍力求打消疑虑,于是水稻团队通过高科技,让水稻的人类食用部分即胚乳(大米就是水稻的胚乳)不含BT蛋白,只在水稻的叶、根、茎部分即昆虫食用部分表达出BT蛋白。这就是第二代抗虫水稻,2009年,水稻团队做成了。

  孰料,又有人担心,类似抗虫基因等外源基因会通过水稻进入人体。于是水稻团队采用定向删除技术,索性丢掉了水稻胚乳部分的外源基因,也就是说,大米部分不光不含有抗虫蛋白,连抗虫基因都没有了。

  林拥军的“隐忍”,遭到外国同行严厉批评——“你明知基因转入后是稳定的,人每天需要食用大量基因,假若外源基因都能转入人体中去的话,那人都成什么样了?”

  林拥军何尝不懂呢?

  人吃水稻几千年,人身上发现水稻基因了吗?其实,生物间的水平转移概率极低,否则整个生物界真要乱套了。

  但他就是想向大众证明,“我们有这个能力和技术,可以作出令公众满意、放心的产品,消除大家的担心”。

  他真不曾预想,一退再退后,阴谋论、利益论、不可预测论……各类质疑,变本加厉。

  华农版的两种抗虫水稻4年前获得了农业部安全证书,这意味着此前,两种转基因水稻通过了包括环境安全检测、食用和饲用安全性检测、三代繁殖试验等重重关卡。

  日前,当这些信息被披露后,公众首先发问:小白鼠喂养试验,为什么只有90天?

  答案是:小白鼠的90天相当于人到中年。

  林拥军说:“华农无权自证安全,小白鼠90天喂养试验是农业部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做的。”根据华农已知信息,试验做了3代,喂养大米达5吨。

  又有人认为“小白鼠与人差别大,试验无法证明人食用安全”。林拥军透露,农业部正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微博]做转基因大米的小型猪90天喂养试验,还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做猕猴喂养试验。但他强调:“猪和猕猴试验,是自选而非规定动作。”

  事实上,就目前国际惯例,转基因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安全性检测方法、程序是相同的。对于那些“自选动作”,严建兵告诉记者:“我不能说它是画蛇添足,但猪和猕猴这些更严格的试验已远远超出国际要求。”

  他甚至忧心,待做完更接近人类的猕猴喂养试验,人们是否会进一步要求做人体试验,“那么,另一群人又会跳起来,怎能拿人体做试验?……这当真没完没了了。”

  越过科学范畴的猜忌已经开始。

  譬如林拥军称“自己吃转基因大米已14年”,便有网友怀疑:“14年,是天天吃吗?你的小孩吃不吃?”

  记者就这些问题向林拥军求真相,他坦言:“华农的两种抗虫转基因水稻的材料1999年就成熟了,当年我就开始吃。实话实说,刚开始进入中间试验阶段时,产量少,我吃的也少。进入生产性试验后,产量大起来,我就开始大量地吃,包括我的家人。但这绝非人体试验,我只想对比哪一个口感更好。”

  据了解,华农水稻团队的其他成员,包括学生也经常吃转基因大米。另外,每年华农大实验室开年会,或外面专家来交流,华农在接待时都会标注好非转基因大米和华农版转基因大米,由与会者自由选择。转基因大米还作为福利,生命科学技术学院100来号教师每年能发到两包,但严建兵大搞各类品尝会后,这个福利打了对折。

  “许多老师嫌不够,总是问我讨,”林拥军说,“我坚信它是安全的,且比普通大米更安全。至少它抗虫,不打农药。”

  让林拥军快忍不住的,是被断言“华农转基因水稻团队矢志不渝推动转基因产业化,其背后有跨国公司操纵”。

  此时他终于有些不淡定了:“我们没跟哪个公司在合作,签什么协议,考虑要卖给谁,由哪个公司独家去做。我们推广的最大用意,在于服务农民和农村。水稻科研是公益性科研,是由国家拨款的。大家不要这样去看农业,都这么看,我们的农业真发展不起来了。农业科学家都非常清贫。国外公司跟我们到底有没有利益协议,你们可以去调查!”

  技术无好坏,关键在管理

  “为何这些年来,转基因变得不像是一门纯科学了?”

  当华农生科院一位大三学生得知记者在学校采访时,他向记者如此吐露其困惑。

  严建兵也感到,转基因问题的分水岭出现在2005年。此前,科学家们都以研究转基因技术为荣。此后,随着争议渐起,曾让科学家们信心满满的转基因产业化之路变得坎坷而前途难测。

  各种声音,各种动机。

  林拥军忍不住要多谈两句:“现在研究经济的、文学的甚至军事的专家,都来讲水稻。我很想劝告和提醒那些专家,你只能说你专业范围内的东西,超出这范围,你就是外行,可能会影响你声誉……”

  而他在其专业领域所能告诉记者的是,水稻种植目前面临农药、化肥,干旱三大问题。农药这块,在水稻的农药用量中,防昆虫的农药占80%。化肥这块,我国一些水稻田中,磷、钾含量其实并不缺,但普通水稻很难有效吸收,导致不得不大量施肥。还有抗旱这个老大难,云贵川每年八九月份旱情严重,影响水稻结实。以上问题,通过常规方法已难以解决,唯有依赖转基因技术,植入水稻所不具备的一些基因,增加其防虫、吸收磷钾、抗旱等性状,才有望使水稻生产再上台阶。

  “转基因作物发展已到关键时刻,需要国家作出决断。海外公司正在觊觎东南亚巨大的水稻市场。中国有4.5亿亩,印度有7亿多亩,还有越南、泰国、缅甸等。我国水稻的转基因研究,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这是可以在任何场合说的话。但我很担心,这好不容易领先的技术会无限搁置下去,优势就会逐渐丧失。”林拥军说。

  记者转而求教上海交通大学[微博]生科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张大兵,他也是第二、三、四届国家农业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张大兵认为,技术无好坏,关键在于管理。“客观地讲,缺乏管理的转基因技术有风险,特别是生态方面。事实表明,转基因棉花的广泛种植已使主要害虫棉铃虫销声匿迹,却导致另一种原本处于次要地位的害虫盲蝽蟓成为主要害虫,打破了生态平衡。因此转基因技术要一分为二看,它合理,但需改进和控制。我个人坚定支持转基因。我认为,经过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材料在食用上是安全的。”

  他分析,现在国内外对转基因之所以争议激烈,有政治和经济的原因。主要是欧盟。欧盟农产品过剩,其生物技术也没有美国那么发达,因此立法反对转基因,实质就是反对美国生物技术进入欧盟市场。但转基因的生命力在于其突破传统的育种,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是产业和社会的需要。“譬如我们现在所吃的番木瓜,80%以上是转基因的。由于番木瓜一旦黄斑病毒感染,几乎就会绝收,不用转基因技术,就意味着我们就吃不到木瓜了。”

  “再如,我国进口转基因大豆的比例超过80%,南美巴西使用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6个人可以种40万亩大豆,运到中国来,价格比国产大豆还便宜25%。而在中国农村,多是留守老人,提高生产力谈何容易?”张大兵透露,欧盟因长期反对转基因,已致欧洲农业处于被动地位,甚至殃及其他产业,“非常著名的巴斯夫公司,其总部已从德国搬到美国,今后,欧洲的生物技术领域就很难参与国际竞争了。中国此时应有自己的策略,选择自己的道路。”

  就在记者结束采访时,华农发布官方声明,其中几句话这样表述——

  “作为创造知识和传播知识的大学,我们乐于看到公众热爱科学、追捧科学,这比求神拜佛好。”

  “我们的科学研究也不会因为有各种误解和非理性的声音而停步,学校也一如既往地本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造福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毫不含糊地支持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

来源: 解放日报 作者: 编辑: 刘彩娟
分享到: 浙江微博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衢州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衢州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衢州频道"的电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技术支持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242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57号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