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中的楼山后村
秋日里的楼山后村仍然枝繁叶茂,村口的大樟树、溪水两旁的几幢白墙黑瓦的徽派建筑,彰显了村落的古风气息;村里的农妇们在小溪里洗菜、洗衣,让村庄增添了几份宁静与祥和……这是上周五,记者在衢江区全旺镇楼山后村看到的景象。
楼山后村的改变,得益于我市去年开始启动的“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工程”,该工程将新农村建设从改善单户农户居住条件提升至整个村庄人居的示范村建设。
农房改造由户到村
楼山后村是我市第一批省农房改造示范村试点村之一,现有人口1651人,共503户人家。村域面积3.1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0.24平方公里。经过示范村改造,着重挖掘村庄人文历史底蕴,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楼山后村不仅困难群众的住房得以改造,整个村庄的风貌也与以前大不相同,古村焕发出新风采。
楼山后村的村口竖着一块村庄规划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今后整个村庄将规划为传统农业观光区、传统居住区和安置新区三部分。“村庄依山绕水,三面环山,村庄依仙泉溪而建,自然环境优美;也是明孝贞皇后的出生地,村里还遗留着娘娘厅、国舅厅等古建筑,文化底蕴深厚。”全旺镇上的农村规划指导员汪友元说。
在村中,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的楼山后村有乱搭乱建的猪圈、牛棚等,村里的仙泉溪也堆满淤泥,破旧的历史文化遗址埋没在新旧农房里。“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工程”启动后,相关单位请来了专家为楼山后村编制了村保护利用规划,村里拆除破旧危房和废弃猪圈、牛棚、菜窖等,完善村里的宅前路、小桥、绿化、路灯、电信等设施,翻新了仙泉溪两旁的农房外墙,新建楼峰安置小区,还挖掘了历史文化特色,修建了娘娘厅和国舅厅、搭建古戏台、在村口新建文昌阁……“今后的楼山后村将打造‘皇后故里’旅游景点。”汪友元说。
村里面貌大变样,也给村民们焕然一新的感受。“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建新房,我们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老两口也住起新房子。”村里的王耀南是今年楼山后村里的农房救助户,如今在家闲适地干着农活。他说,赶上好政策,不仅穷人家也住进了新房,村里的新面貌给他全新的感受。
示范村村村有亮点
今日的三衢大地,经过农房改造工程的洗礼,一排排、一幢幢农房已成为一道风景,但仍有的村虽然房子是新的,可村庄里会看见各式各样的建筑,显得杂乱无章。我市启动“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工程”,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建设发展方式粗放、质量提升与规模增长不同步、城乡空间日益趋同等问题,引导衢州更多农村向现代田园城市目标迈进。
“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工程”,让受益面由户到村。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5个村庄纳入省农房改造示范村试点村。去年入围的第一批“农房改造示范村”中7个村庄已经颇有成效;今年新申请的18个村庄规划编制已通过市级评审。
示范村改造过程中依托各自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村庄风貌。除了全旺镇楼山后村依托历史文化打造古村落,打造“皇后故里”古村外,龙游县石角村挖掘空心村改造潜力提升村庄品质环境,江山市大陈村保护了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
“沿路、沿河、沿山、沿景区或有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特色的规划保留村庄,都可以作为试点村。打造好的示范村也都会像景点一样,而且村村有亮点。”市规划局综合处工作人员介绍,我市示范村建设亮点不在规模不在投入,而是在于如何体现村庄如何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两年来择优确定25个试点村,着力构建生态、宜居、宜游的村庄特色。在惠及更多群众的同时,助推我市现代田园城市、国家休闲区、国家东部公园建设。